网站首页
返回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疫情要防住 经济要稳住 发展要安全
第03版:县域经济
第04版:工业经济
标题导航
“有事就找服务队 准没错”
镇安县多措并举培育“五上”企业
商州:发挥“头雁”作用 壮大村集体经济
西乡严格推进排污许可质量问题反馈整改
遗失声明
公告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有事就找服务队 准没错”
——陇县“土专家”乡村振兴路上显担当
“多亏产业服务队帮忙,我家奶山羊这才长起了膘,产奶量也提高了不少!有事就找服务队,准没错!”11月20日,看着自家羊舍里活蹦乱跳的奶山羊,陇县温水镇坪头村奶山羊养殖大户苏儒儒脸上堆满了笑容。
原来前不久,“山羊卫士”服务队队员李金虎按照惯例上门了解情况时,发现苏儒儒家的羊膘不好,建议苏儒儒在饲喂时适当增加薯类饲料,没想到就这一建议,解决了困扰他多天的“烦恼”。
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今年以来,陇县围绕奶山羊、苹果、香菇三大产业,深入开展“百名人才联乡村促振兴”行动,组建了“山羊卫士”“苹果管家”“香菇保姆”3支产业服务队,真正把“土专家”“田秀才”嵌在产业链上,助力产业发展,促进乡村振兴。
>>>聚合力
变“各自为战”为“抱团服务”
“以前县上香菇种植规模一直上不去,主要是缺乏专业的技术指导,群众种植有顾虑。现在好了,县上成立了服务队,随时随地给大家教技术、搞服务,群众也就放心了。”11月20日,正在组织群众种植香菇的“香菇保姆”产业服务队队长凌军说出了群众的心声。
陇县是山区农业县。近年来,县上依托当地独特的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奶山羊、苹果、香菇等重点产业,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主要渠道。
“产业规模扩大了,但群众的管理技术方面跟不上,效益没有达到最大化。仅靠县上技术人员忙不过来,我们就想着把农村‘土专家’、‘田秀才’组织起来,给当地群众搞服务,真正解决技术服务‘最后一公里’难题。”陇县县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董海儒说到。今年年初,陇县决定组建“山羊卫士”“苹果管家”“香菇保姆”产业服务队。在组建产业服务队过程中,按照“党建引领、集中优势、服务为本”的原则,紧扣重点产业发展,由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牵头,联合县人社局、县科技局、县农业农村局等部门,从产业基地、领军企业、经营大户中选聘技术水平高、工作经验丰富、有服务意愿的专业技术人员中进行筛选。目前,共有45名“土专家”“田秀才”加入产业服务队。
>>>优服务
变“群众找上门”到“送服务进家门”
“以前是有事只能找县上技术人员,很不方便,现在不同了,产业服务队人员会时不时打电话或隔段时间到羊场来,产业服务队可以说是我们发展产业的主心骨。”东风镇娘娘庙村鑫旺奶山羊养殖场王小龙深有感触地说。
今年4月26日,王小龙发现自己羊场的奶山羊普遍毛色粗糙,个别羊只出现呼吸困难,便及时向“山羊卫士”服务队队长李博求助。李博立即前去现场查看,发现该羊场羊只毛色不亮、毛束粗糙,粪便稀软。随即对全场羊群进行了驱虫和药物治疗,并建议将劣质饲草更换为优质苜蓿饲草。20天后服务队人员再次回访时,看到羊群变化很明显,产奶量提高了不少。
目前,全县奶山羊存栏52.7万只,规模化养殖率达到60%。面对疫情给香菇销售带来的影响,“香菇保姆”在加强技术指导的同时,积极发挥联系广、渠道多的优势,整合多个信息渠道,帮助18个生产大户销售香菇5万多吨,让种植户产业发展信心更足。如今,“有事就找服务队,准没错”已经成为陇县群众的共同心声。
>>>延链条
变“一枝独秀”为“多点开花”
“把更多的新技术推广起来,让更多的群众受益产业技术服务,就必须不断发展壮大队伍,提高服务队的技术能力和水平”。正是基于这一认识,陇县才“多点开花”。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三区”科技人才曹斌云是陇县聘请的奶山羊技术顾问。今年8月15—19日,曹斌云教授带领奶山羊专家团队一行5人,采取“入场调查、集中诊断、座谈交流、实践操作培训”等形式,深入陇县9个镇、36个奶山羊重点养殖场逐场开展经营诊断、“一场一策一培训”活动,全方位开展技术服务,也让陇县“山羊卫士”产业服务队学到了许多先进新技术。
聘请专家团队和高科技人才,提升科技服务能力是陇县做好产业技术服务的一个重要举措。据了解,今年以来,全县聘请6名奶山羊、苹果、香菇等产业方面的专家教授,通过线上线下开展培训16场次,为全县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县上针对行业高精尖人才短缺的现状,还积极探索‘党委拿编制、政府出政策、企业配资源’管理模式,征求主导产业领军企业需求,全力引进羊乳产业、全域旅游、城市建设等重点工作人才,目前已面向全国招聘引进硕士以上高层次人才9名,柔性引才34名。”陇县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霍友民说。
据了解,这些在“泥里摸爬滚打”的产业服务队已与全县52个合作社、22个种植基地、246户产业大户建成产业联盟22个,让产业技术服务在陇州大地上“遍地开花”。
通讯员 梁会平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网易微博
0
版权所有:西北信息报社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陕ICP备05010893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6100004000028
地址:西安市新城·省政府大楼7层15号 电话:029-87292915 电子邮箱:xbxxb@xbxx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