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返回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三农时讯
第04版:专题
标题导航
因地制宜兴产业 乡村振兴多妙招
礼泉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体规划(2022-2035)环境影响评价公示
粉皮托起村民致富梦
被命名为陕西省“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示范点
拍卖公告
-
陕西正元拍卖有限公司线上拍卖会公告
公告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府谷县海则庙便民服务中心
因地制宜兴产业 乡村振兴多妙招
近年来,府谷县海则庙便民服务中心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牢牢把握“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齐心协力、攻坚克难,稳步推进集体经济,科学制定发展规划,积极争取项目扶持,实现了产业转型与农民增收双赢。
初冬时节,走进府谷县海则庙王大庄行政村贺家畔自然村,一排排整齐划一的二层楼房映入眼帘,有种来到了大城市高档住宅小区的感觉。村民王六则正在家里腌酸菜,看到笔者来访时,老王放下手里的活儿,迎上来高兴的向笔者介绍他的新居。
他说:“我是从去年9月搬到这里的,家里共有9口人,分到了3套40平米的房子。我家过去住的是土窑洞,现在是二层的小楼,道路通常,环境优美,和城里的房子没什么两样。”
王六则的家贺家畔村地处海则庙煤矿井田范围,近年来,煤炭开采造成土地塌陷,为了不影响村民的正常生活,海则庙煤矿出资将他们从塌陷村搬出,为他们建设移民新村。
初冬的农村,庄稼已经收割完成,田地里一派荒凉,可在王大庄村的双模拱棚内确实绿意盎然,村民郝来喜正在棚里采摘豆角,只见他娴熟的将青椒摘下装入打包带。他说,他向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承包了10个双模拱棚,每年可以种二茬蔬菜,第一茬种香瓜和西瓜,第二茬种青椒,每年可收入16万元。
像王大庄村这样通过农业产业来增加农民收入在海则庙便民服务中心绝不是个例。近年来,海则庙便民服务中心立足资源、区位优势,以“资源富集地幸福海则庙”为统领,以“一心一河两路三区”为依托,以建设“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幸福海则庙为目标,补短板、强弱项、抓根本、激活力,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新型产业逐步形成,人居环境有效改善,移民新村、养老设施、道路饮水等服务水平大幅提升,葡萄园、花椒园、双膜拱棚、温室大棚、梅花鹿等特色种养殖产业落地见效,集镇中心、村居阵地、家庭院落等环境卫生得到有效治理。
海则庙便民服务中心党委书记刘小宁说,海则庙便民服务中心将继续夯实基础设施,不断丰富和完善配套设施,优化产业结构,畅通销售渠道,改善人居环境,全面推进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实现“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幸福海则庙目标。
通讯员 王永新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网易微博
0
版权所有:西北信息报社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陕ICP备05010893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6100004000028
地址:西安市新城·省政府大楼7层15号 电话:029-87292915 电子邮箱:xbxxb@xbxx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