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山阳漫川关镇
加快产旅融合 打造康养乡村
  深秋时节,我们乘车过了福银高速漫川关收费站之后,就进入山阳县漫川关镇前店子村。一下车,一片徽派民居映入眼帘,白墙、青瓦、马头墙、砖木石雕以及层楼叠院、高脊飞檐、曲径回廊等的巧妙组合,构成一幅江南水墨画卷。
  今年以来,山阳县漫川关镇前店子村依托靠近4A级景区天竺山国家森林公园、省级文化旅游名镇漫川古镇的旅游资源优势,结合当地特色农业和生态环境保护,推进产旅深度融合,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康养乡村新名片。
  刚踏进村民徐世涛的院子,浓郁的酒香味就扑鼻而来,让人不禁沉醉其中。热情的徐世涛一边忙着下货,一边介绍酒坊的情况。“这个季节正是烧苞谷酒的关键时间,我前些天又向村里人买了1000多公斤苞谷,等原料都齐了就准备酿制今年的新酒。”今年34岁的徐世涛头脑灵活、干劲十足,曾在外打拼多年的他,因父亲日益年迈而毅然回乡“子承父业”,传承古法酿酒技艺,并经营起了这间酒坊。
  徐世涛说,他家的苞谷酒因选料实在、古法酿造、质优味美,畅销山阳、郧西、商州等周边城市,再加上自己的酒坊临近天竺山和漫川古镇景区,平常来的游客也很多,去年的3000多公斤苞谷酒早早销售一空。
  徐世涛酿的苞谷酒通过天南地北的游客带动,走出了前店子村,也鼓起了自己的钱袋子,而同村的赵绪平、廖博却依托当地丰富的水资源,将眼光投向了当地新兴的小龙虾养殖。
  “目前,虾塘的主要工作就是进行育苗和塘口管理。”在一排排水塘旁,我们见到了前店子村的龙虾养殖户廖博。廖博介绍,他和合伙人是2019年开始接触小龙虾的,经过3年的发展,现在已经有了100多亩的虾塘,今年的出虾量超过了750公斤,再加上交通方便又靠近景区,平常来的游客也很多,今年生意还不错。
  今年以来,前店子村把旅游开发与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致富有机结合,新发展旅游业态38家,开发豆豉、漫川黄豆酱、小磨香油等特色旅游商品8个系列36种;建成1.3公里长、24米宽的迎宾大道和1.2万平方米游客集散广场、3.8万平方米生态停车场以及连接6个村26公里的田园绿道,制作乡村旅游导览图、标识标牌56个,增设了乡村旅游交通标志21个,形成了一条1.2公里旅游商业步行街。餐饮上更加注重“生态、农家”,深入挖掘秦楚交汇处的地方特色菜系,开发了锅巴、豆酱等特色旅游商品。围绕游客需求,运用大棚栽培、延迟栽培等科技手段,确保靳家河两岸的山坡果园四季有花、三季有果,让四季特色旅游在前店子村更加出彩。目前,前店子美丽乡村累计接待游客超过6.8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在1200多万元,旅游直接从业人员600多人,间接从业人员达3000多人。
  “下一步,我们将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引领,坚持走绿而美、绿变金的特色发展道路,按照‘规划引领、产旅融合、经济发展、村民致富’的总体要求,奋力推进‘绿色发展、特色发展、转型发展’,着力打造一个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乡情的康养美丽乡村。”前店子村村委会主任邓昌果说。
  刘涛 王凌云 翟建红

版权所有:西北信息报社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陕ICP备05010893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6100004000028
地址:西安市新城·省政府大楼7层15号 电话:029-87292915 电子邮箱:xbxxb@xbxx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