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返回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评论
第04版:三秦纵横
第05版:副刊
第06版:三秦教育
第07版:医疗健康
第08版:文化·旅游
标题导航
1-10月陕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2%
陕西举行“劳模林”启动暨揭幕仪式
陕西省市场监管局出台工作人员廉洁从政“十严禁”
今年1-10月陕西省进出口突破4000亿元
应建立健全用户个人信息保护制度
“小农场”创出“大收益”
供暖后家里温度“不在线”怎么办?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小农场”创出“大收益”
——富县逊村吉刚锋的返乡创业故事
冬日的暖阳下,吉刚锋正在他的家庭农场里忙碌着。上千只芦花鸡、几百只大白鹅在苹果树下觅食、在树林中穿梭,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吉刚锋刚把玉米倒进食槽中,成群的鸡、鹅便从漫山遍野跑来。放下手里的玉米,吉刚锋又去查看蜂箱。“今年养的鸡、鹅、中蜂,总收入预计可达30多万。”吉刚锋的喜悦溢于言表。
1977年出生的吉刚锋是富县交道便民服务中心逊村人,儿子已经在西安就业,女儿还在读小学,平时只有他和妻子经营着家庭农场。他最初在深圳打工,2000年吉刚锋辞职后回乡开起了饭店,由于他离家多年,村里已经没有了他的土地和房屋,饭店赊账又太多,辗转反侧,最终还是决定回到村里在苹果种植上搏一搏。
吉刚锋是个爱学习钻研的人,他依托当地独特的气候和自然资源优势,采取种养结合的循环农业模式,在苹果园里同步搞起了生态养殖中蜂、芦花鸡、鹅。林间的野草野果是畜禽的天然饲料,畜禽产生的粪便又化作有机肥料。苹果花开时中蜂开始忙碌的授粉工作,产出的蜂蜜更是香甜可口,种养相结合的循环模式,不仅可以变废为宝,保护和改善农场的生态环境,也提升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大大节约成本。
随着效益越来越好,吉刚锋于2019年办证成立了富县绿色原生态家庭农场。还在自家院子修建了一个两层楼高的冷库,发展电子商务也是水到渠成。他还建立了京东网点,利用朋友圈方便农产品代销,更便捷地为客户提供购买服务。
长期使用各种畜禽农家肥,让吉刚锋的果园土壤肥力十足,果树充满活力,种出的苹果更是品质优良。“我已经有很多年没有给果树上过化学肥料了,土壤肥力赶上来了,往年苹果收成好的时候,年底光苹果要卖三十多万。”吉刚锋算起了他的收入账。截至目前,吉刚锋的家庭农场面积已达到60亩,其中苹果41亩,收益好的话苹果年收入可达30万元;蜂箱遍布果园各处,共有305箱,年产蜜可收入7-8万元;芦花鸡和鹅年出栏量达1500余只,鸡蛋更是供不应求,年收入可达10余万元。
从刚刚回乡的无地无房,到现在60余亩的家庭农场,装修现代化的小院,两层高的冷库,这都是吉刚锋和妻子勤劳奋斗的成果。
吉刚锋指着果树下成群的鸡、鹅笑着对记者说:“现在你们看到的这些芦花鸡和大鹅,都是准备年底当年货卖出去的。”他已经给来年做好了打算,“明年我准备给地里引水,在保持现有种养规模的情况下,保护好农场的生态环境,多增加养殖种类,保证产量、保证品质。”
在现代化农业转型升级中,家庭农场这种循环农业的发展模式,让农业生产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吉刚锋的家庭农场凭借“小而精”的灵活特性,创造出小规模“大收益”的盈利模式,振兴了农村新业态。
本报记者 张宏科 通讯员 杨雪 郭凌玥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网易微博
0
版权所有:西北信息报社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陕ICP备05010893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6100004000028
地址:西安市新城·省政府大楼7层15号 电话:029-87292915 电子邮箱:xbxxb@xbxx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