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返回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评论
第04版:三秦纵横
第05版:副刊
第06版:三秦教育
第07版:医疗健康
第08版:文化·旅游
标题导航
把二十大精神变为实实在在谋发展
图片新闻
进一步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用好考核指挥棒为基层减负
便利店 不断提高便民服务能力
拒绝“套路”的“双十一”才是购物节该有的样子
让城市更智慧更便捷
以高考改革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拒绝“套路”的“双十一”才是购物节该有的样子
一年一度的“双十一”来了,你的钱包准备好了吗?
据中新网报道,今年“双十一”与往年相比,迎来了一些新变化,比如预售时间缩短、购物车扩容、一键退差价、告别零点……此外,今年貌似少了各种烧脑的优惠计算题,平台之间的优惠水平亦相差不大。为了凑单更方便,有电商平台推出“多地址下单”,也就是说,消费者在支付一个订单时,可以将里面的商品寄送到不同的地址。
开始于2009年的“双十一”到今年已经有13个年头,很多消费者也养成了每年“双十一”启动“买买买”模式。但在此之前,某些平台无比烧脑的优惠规则、一些商家商品“先涨后降”的猫腻、消费者抢900个最后兑10块钱的红包大战等套路却拦住了不少消费者的购物热情,在往年的种种吐槽之下,这也损害了不少商家的利益。
但今年以来,这些套路发生了些许变化。事实上,这些年网络经济快速发展,电商营销竞争更加充分,平台和商家也意识到,那些“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套路留不住消费者,促销就该多一些真诚、便利,少一些套路、障碍。大大方方让利也该成为一种自觉。
“套路”少了,“便利”多了,消费者才能“买并快乐着”。无论是线下购物还是网络促销,拉动消费的真正“套路”,其实万变不离其宗,那就是“以消费者为中心”。这需要平台和商家将“更好的消费体验”摆在首位,主动为消费者“减负”,真正从“拼流量”向“拼实惠”“比服务”转变,让消费者更省心、放心消费。
这些年,从“剁手”到“吃土”,再到现在的“晚八人”,从这些消费者戏谑的称呼中也可窥见,购物狂欢的热闹之后,取而代之的是更人性化以及多样化的购物体验。比如,更多平台开始简化营销规则,更多商家将全程保价变成服务标配。
“双十一”游戏规则的改变,既是消费端理性倒逼的结果,也是平台和商家顺应市场的正确选择。
徐秋颖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网易微博
0
版权所有:西北信息报社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陕ICP备05010893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6100004000028
地址:西安市新城·省政府大楼7层15号 电话:029-87292915 电子邮箱:xbxxb@xbxx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