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
陕北高原那流动的音符
——读李苗苗《歌从陕北来》

  

■鲁源

 
  经常有异乡的人问,何处是陕北?读了李苗苗的《歌从陕北来》才知道,陕北民歌的陕北,已经不是传统地域的陕北,是精神的艺术的陕北。读着这本书,好像又回到了过去历史,这是本珍贵的文献,具有不可替代的深远意义和价值,填补了陕北地域文化研究的空白。那些丛林沟壑紧密关联,那些熟悉的土生食物,那些黄土地上的灵魂画面。李苗苗潜心学习了民间语言,深入研究民间事物,走进面朝黄土背朝天平民,《歌从陕北来》充满泥土气息,沉淀着岁月的沧桑,不只简单是对陕北民歌的研究,每篇都具有文学价值的黄土文本,每篇都是优秀的美文,有故事有情感的深度,也有当代和历史的人物,李苗苗老师为此付出了心血和汗水,更是她对故土的真情阐释和解答。从前参观陕北民歌博物馆让我震撼,很多建筑和现代光影让人想起往事,读完《歌从陕北来》更是对这片英雄土地民族礼赞的升华。
  陕北出才女,《歌从陕北来》带我们跳进陕北的丛林沟壑,那些尘土上的陕北歌者,歌曲里有惊心动魄的故事,现在许多民歌濒临消失,那些歌者形形色色来自不同阶层,有各自的历史背景。陕北民歌已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部分,和陕北的风俗和方言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歌曲里有呻吟,有喜怒哀乐,都是原生态鲜活的生命表达。无论走到哪里,当听到李有源《东方红》的声音便热泪盈眶,那是来自故乡黄土地的乡音。读了《歌从陕北来》我才知道《赶牲灵》来自《骡马店》和《驮盐歌》,《脚夫调》是李治文在走三边路上创造的名曲。这是一片荒僻粗犷的土地,但陕北的魅力在哪里?我想这些陕北民歌是其中重要的因素。
  本书叙述方式上有讲究,行文的结构和方式上特别用心,跌宕起伏动人心魄的故事,投影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上。每篇文章具体举例有人物也有情节,有《赶牲灵的人儿》的张天恩,《黄河船夫曲》来自李思命《扳船难》,也有丁喜才一代代的艺术家,还有老一代的柴根等人,永世唱不完的西北风和信天游,不老的陕北民歌,在现代继续传承。《岁月深处的召唤》写了走南闯北的陕北人,《在天和地的舞台上》有陕北大地的甘霖细雨。就是李苗苗笔下的这些绚丽的风景,使我叹为观止,并且流连忘返。
  陕北民歌歌词意境优美,歌里有陕北的男儿和女孩。《歌从陕北来》将陕北元素进行了艺术概括,笔下都是活生生父老乡亲的情感折射。许多异乡人对陕北的风土人情相当迷恋。《女娃寻汉》有个春心涌动的陕北女孩,是小河对岸的痴情姑娘。那个在黄土高原唱着《兰花花》的人,是陕北大地上的传奇女性,也是一位平凡伟大的母亲,这样的女性在陕北大地有许许多多,还有《三十里铺》的四妹子凤英。《赶牲灵的人儿过来了》记述了一段美丽的故事,张天恩和老伴白来英结下的爱情传奇。在这片曾经愚昧落后的贫苦土地上,许多革命家参加红军去闹红,信天游寄托了他们的情感诉求。
  《歌从陕北来》以诗化的语言,以艺术的情境和审美的意蕴,写出了陕北人的情感生活。贫瘠的土地上,有《卖老婆》和《卖娃娃》,还有《打夯号子》和《绞煤号子》,以及《打蛾号子》。《歌从陕北来》渗透着女性特有的细腻,我奇怪许多我都听过的歌曲,为什么我没有听出任何,李苗苗却听出了悲苦和欢乐,甚至反复升华的思想和精神?《光景里头过日月》描述了陕北人的苦日子,《山丹丹花开红艳艳》和《高楼万丈平地起》又迎来新的时代,《秧歌一舞动四方》里有陕北人逢年过节的秧歌,他们尽情扭动在天地的舞台上。
  李苗苗掌握了独到的资料,以自己的心灵投入研究陕北民歌。运笔平淡凝练,没有重复别人,也在挑战和超越自己,她勤奋读书钻研,掏空自己的生命体验,用心铸就了《歌从陕北来》。以陕北人的语言讲述陕北民歌的美好,曾经万里荒芜的陕北,如今重现了“塞上江南”,她讴歌了新陕北的万千气象。除了面对深入这浩瀚资料,还走村串乡言传和拉话,确实在流走的岁月光阴里,那些民歌口口相传,有许多人的参与创作。在陕北不论在硷畔还是劳动时,都有民歌的相伴,现在流行的陕北民歌都是伪民歌,那是录音棚高科技制造的产品。
  陕北民歌让人回望艰难,珍惜美好的生活,努力创造幸福的明天。春回大地,万物复苏,陕北民歌在艺术领域的风格不可替代,面对正在消失的民歌,李苗苗在《站在消失的田野上》发出了呐喊。黄河的源头是来自民间,相信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会遗失,长存人间与你我同在。读着《歌从陕北来》我明白了许多道理,陕北的魅力就在于一种神秘的召唤,太多的思考是多余的,那天空的飞鸟和古长城的断瓦,还有这揪人魂魄的民歌,都是一种精神的感召,在这里您可以迈步在大漠,微笑着迎风听《打夯号子》,也可以痛痛快快唱着酒曲哭一场,如果您不到陕北,您就无法感知这种召示。
  《歌从陕北来》深深打动了我,我看到李苗苗为创作采风奔波的身影,那黄土高原蜿蜒而来,那个奔跑在历史图谱上的李苗苗,以深厚的学养和创作功力,重新探讨和架构了艺术的民歌的陕北。入神徜徉在这本书中,仿佛又回到从前的儿时,现在的陕北都市都是现代化的发展,往事让人辗转反侧,听着这些熟悉的民歌让人泪流满面,担心有天再也听不到这熟悉的旋律。李苗苗这样一位柔弱的女子,内心却有顽强的意志和恒心,写出了一部部关于陕北的大书。读过《歌从陕北来》我明白李苗苗笔下的陕北为何如此深情,因为她的内心住着一个美的陕北。

版权所有:西北信息报社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陕ICP备05010893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6100004000028
地址:西安市新城·省政府大楼7层15号 电话:029-87292915 电子邮箱:xbxxb@xbxx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