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中乌联合考古成果展”在塔什干开展
  本报讯(记者 魏建军)近日,记者从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了解到,由中国西北大学、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乌兹别克斯坦国家历史博物馆联合主办的“中乌联合考古成果展——月氏与康居的考古发现”在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市乌兹别克斯坦国家历史博物馆隆重开展。展览分为“康居文化的考古发现”和“月氏文化的考古发现”两个单元,向国际社会展示了中乌考古合作研究的阶段性新成果。
  从2009年开始,西北大学考古学术团队与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的考古学家合作,在西天山地区开展联合考古调查、发掘和研究,他们的目标是寻找西迁中亚的古代月氏人的考古学文化。这项工作是从2000年开始在中国境内东天山地区开展的古代游牧文化考古研究课题的必然延续,10年来中乌联合考古队在开展大范围系统区域考古调查的基础上,先后选择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市撒扎干遗址和拜松市拉巴特遗址进行科学精准的考古发掘,获得了一批重要的考古新资料。
  据了解,2157年前,汉王朝派往西方的第一位使节——张骞,从长安出发,历经10年的苦难旅程,经过大宛(今费尔干纳盆地)、康居(今哈萨克斯坦西南部至乌兹别克斯坦中南部),到达了大夏(即巴克特里亚,今阿富汗北部和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南部)。张骞的使命是寻找从中国西迁大夏的游牧部落大月氏。古代月氏从中国迁到中亚,进而引发了张骞出使中亚的壮举,是丝绸之路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版权所有:西北信息报社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陕ICP备15011750号-1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6100004000028
地址:西安市新城·省政府大楼7层15号 电话:029-63919208 电子邮箱:4638716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