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返回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评论
第04版:陕北瞭望
第05版:副刊
第06版:三秦教育
第07版:医疗健康
第08版:文化
标题导航
灯笼照出好年景
陕西渭城发现战国秦墓出土兵器和琉璃珠
陕西凤翔发现先秦“朝寝”建筑
陕西陶质彩绘文物保护技术领先全国
《汉长安城未央宫骨签》正式出版
汉阳陵“互联网+文物教育”课程《造纸术》上线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陕西渭城发现战国秦墓出土兵器和琉璃珠
本报讯(记者 魏建军)
1月22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发布最新考古发现,在咸阳市渭城区龚西村发现75座战国秦汉墓,其中大量为中小型墓葬,只有两座规模较大。“本次考古发现兵器有铸有巴蜀式符号的铜矛、错金银鸟虫书的吴越式戈、楚式戈,还发现有中西交流特色的琉璃珠。”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耿庆刚说,“这说明墓主生前是一名武将,出土器物的多元性说明战国时期列国交流的频繁,包括和平的或战争的方式。”
据了解,2017年11月至2018年5月,为配合咸阳市汽车运输技术培训学校建设项目,在咸阳市渭城区龚西村发掘一批战国秦汉墓,出土的文化以仿铜陶礼器和日用陶器为主,主要陶器组合有鼎、盒、壶;釜、盆、罐;鼎、盒、蒜头壶等。
“我们墓葬发掘过程中,利用高清数据采集、遥控无人机拍摄等空间信息采集方法,完整记录了遗址区原始形貌。”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赵汗青说,“并与体质人类学学者合作对这批墓葬的人骨进行了初步的整理和研究,这批秦墓墓主的性别、年龄、古病理学是骨骼考古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疾病在较长时间内发展演变以及人类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的学科,该研究在国内尚属起步阶段,对构建战国秦人的健康史提供了重要资料。”
与此同时,在两座规模较大的墓葬还出土有鼎、壶、扁壶等铜礼器以及大量的车马器、玉器、兵器等,该墓葬是秦咸阳城遗址周围地区保存较好的少数高等级秦墓之一。为考古学家在今后对研究秦墓地制度、秦人社会层级结构等问题提供了重要资料。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网易微博
0
版权所有:西北信息报社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陕ICP备05010893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6100004000028
地址:西安市新城·省政府大楼7层15号 电话:029-87292915 电子邮箱:xbxxb@xbxx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