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返回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工业
第04版:环保
第05版:文化旅游
第06版:医疗健康
第07版:评论
第08版:专刊
标题导航
为人民筑牢健康之“堤”
西北将构建慢病防控科技网络
西北儿科联盟学术委员会成立
坚守一线的耄耋医者
-
-
陕西贫困人口将全部免费参加新农合和大病保险
在职业和责任之间默默耕耘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坚守一线的耄耋医者
“大夫,我爱人吐得好厉害!根本不能吃任何东西,喝几口水都会吐。”12月3日,一位孕妇在丈夫的搀扶下走进益群堂张崇孝教授的诊室。“她这是妊娠恶阻。买点鲜姜榨汁,回家喝水时加几滴姜汁,我再给她开几味中药帮助化痰湿,过一段时间应该就好了。”已经80多岁的张崇孝望闻问切后给出辨证施治方案。
这位年轻的准妈妈曾怀了两胎,都因严重妊娠恶阻最后人为终止了妊娠,后经亲朋好友多方打听,得知张崇孝在治疗妇科疑难杂症方面有过人之处,专程从外地来西安找他诊治。
张崇孝出身中医世家,上中学时就随其父习医,立志继承父业当一名医生。1957年高中毕业后,张崇孝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系,受到秦伯未等著名中医老前辈指点,1963年毕业后分配至陕西中医学院(现陕西中医药大学)从事医、教、研工作,曾任该校中医诊断学教研室主任,是陕西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在他的指导下,该校中医诊断学科先后承担各级科研课题10余项,出版专著15部,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取得省部级以上科研与教学成果奖3项,编写的《中医诊法研究》教材,填补了国内中医诊断学研究生无教材的空白。
张崇孝现为主任医师、教授、研究生导师,是陕西中医药大学名中医。从医60多年来,张崇孝在家承、师训的基础上努力创新,学术造诣深厚,主编及与他人合作编写中医著作10余部,并研制开发出4种中医药保健食品和药品。他于1985年完成的“沙苑子奶糖”填补了陕西省保健食品的空白,该项目获西安市科技成果奖;1992年与他人合作研制的“LGS型色诊仪”获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技进步一等奖;1986年编写的《脾胃论纂要》获全国高教二等奖;被聘为全国《中医药学高级丛书·中医诊断学》副主编、西南西北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中医诊断学》的主编。他精于辨证施治,素有“疑难杂症专家”之称,医术医德在海内外享有盛誉,其弟子不仅遍布全国,在美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也有不少。
1992年,张崇孝在马来西亚讲学期间得知,当地一位花季少女每天到下午就发低烧,父亲带女儿走遍当地医院,最后到美国求医,被诊断为“皮下钙沉淀症”,检索发现全球患此病者仅有10例,大家都无计可施。张崇孝的到来,让患者家属心中又燃起了希望的火种——中国传统医学或许有办法?张崇孝接诊时,患者皮下肌肉已开始变硬,通过中医辨证施治,1个月后患者低烧退了。患者坚持吃中药半年,皮下肌肉开始慢慢恢复。张崇孝回国后,患者家属与他信件沟通病情变化,服用中药治疗数年后,目前患者已可以弹钢琴了。
“祖国医学博大精深,常会出其不意解决某些医学难题,希望国家和政府能够一直重视,使其发扬光大!”12月11日,张崇孝在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名医馆坐诊时说出了自己的心愿,“有生之年只要身体允许,愿一直奋战在临床一线,造福更多患者。”
车喜韵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网易微博
0
版权所有:西北信息报社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陕ICP备05010893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6100004000028
地址:西安市新城·省政府大楼7层15号 电话:029-87292915 电子邮箱:xbxxb@xbxx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