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陕西首趟“丝路扶贫列车”开行

  本报讯(记者 赵雪)9月19日,来自陕西部分贫困县的272名务工人员聚集在西安火车站,准备乘坐西安开往喀什的K169次“丝路扶贫列车”前往新疆摘棉“淘金”。
  23点10分,当“丝路扶贫列车”准时发车,缓缓开出车站,棉农同胞门扑在窗前一再向站台为他们送别的铁路工作人员挥手告别。
  据了解,为了打好脱贫攻坚战,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打好扶贫“组合拳”,在帮助定点扶贫县发展产业,增强经济发展内动力的基础上,积极寻找就业致富机会,帮助贫困群众走出大山。
  前往新疆摘棉的这批务工人员里,大部分还属于贫困户,他们此行将在新疆工作两个月左右,享受包吃、包住、包交通费用的待遇。如果干得好的话,工期结束时每人将还有上万元的收入。
  “摘棉花是计件工作,干得多挣得就多。”来自商洛市柞水县的舒阿姨今年已经60岁了,跟着丈夫在西安至新疆这条线上跑了15个年头。“除了中间有两年带孙子没去,每年都跟着跑。”
  舒阿姨说,最早的时候摘一斤棉花只能挣5毛钱,现在已经涨到2元了。“去到那边的人都是奔着挣钱去了,大家每天起早贪黑地干,两月下来手快的能挣一两万,最少的也有五六千。”她说,再干两年估计自己就跑不动了,加上现在大多数地方已经开始采用机械化摘棉,工作也不好找。
  今年八月份开始,勉县县政府工作人员就挨家挨户宣传动员村民前往新疆摘棉,可随着人力用工越来越少,组织好了村民却不知道能去哪里摘棉?
  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挂职勉县副县长黎文生及时将这一情况反馈至脱贫攻坚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西安车站驻骆驼项村第一书记郑功利帮助县上解决了难题。
  驻村前,郑功利曾多年任职西安车站售票车间主任。因西安车站地处西部最大的旅客集散地、务工团体重要输出站,与新疆建设兵团、基层农垦师等主要产棉单位经常进行联系协调。
  得知此次勉县百姓外出务工遇到了难处,郑功利及时与新疆产棉单位取得联系,了解到北疆80%以上都实施了机械采摘,南疆的库车、马兰地区还有部分棉花园、菜园等需要人力用工。于是他们帮忙务工团体牵线搭桥,解决了摘棉的就业岗位。
  但由于这次勉县各贫困村组织的贫困村民,几乎都是第一次走出家门,必须有专业人员统一带队才能放心。西安车站副站长崔刚、郭勇,驻村第一书记郑功利等人再次与商洛、柞水人力资源公司对接,帮助勉县务工村民们联系了全程带队人员,提供食宿和意外伤害保险,并保证按天在农场结算工资,这才让村民们心里的石头落了地。
  “摘棉期2个月,按照正常工作量,一个人结算2万左右不成问题,有了这些钱,贫困户过年就不愁了。”列车开行当天,郑功利带着勉县76名务工人员乘大巴车来到西安车站,高兴地为他们送行。
  他说,扶贫是场硬仗,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变“输血”为“造血”,通过开行“高铁列车”“扶贫列车”“旅游专列”等多种形式,帮助贫困群众打开致富路。

版权所有:西北信息报社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陕ICP备05010893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6100004000028
地址:西安市新城·省政府大楼7层15号 电话:029-87292915 电子邮箱:xbxxb@xbxx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