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图片新闻
  湖岸荻杨迎风舞,水滩鸥鹭啄鱼欢。秋日的陕西大荔朝邑国家湿地公园芦苇荡漾,游人络绎不绝。近年来,大荔朝邑国家湿地公园采用保护优先、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理念,推进人类康养地、鸟类栖息地、渔业示范地建设。实施了7000亩湖面生态修复工程,建成保护围栏23公里、环湖林带1000亩及观鸟台、码头等配套项目。如今,湿地芦苇涤荡、水草丰美,野生动植物的生活环境得到有效恢复,还相继发现了世界濒危野生动物火烈鸟和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疣鼻天鹅等。据了解,湿地公园占地1.8万亩,是一个集湖泊湿地、沼泽湿地和人工湿地于一体的永久性咸水湖,较黄河滩涂高程低4米左右,属内陆盐池低洼地,这里也是大荔县洛北地区海拔最低点。区域内常年有野生动植159种,是候鸟重要迁徙“驿站”和“天然观鸟园”。杨喜龙 原田枝

版权所有:西北信息报社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陕ICP备05010893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6100004000028
地址:西安市新城·省政府大楼7层15号 电话:029-87292915 电子邮箱:xbxxb@xbxx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