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返回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副刊
第04版:专刊
标题导航
陕西省名特产品“组团”亮相南京
9月陕西一批景区下调门票价格
图片新闻
延安南泥湾机场试飞圆满成功有望10月通航
产业经营模式的宝丰村实践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产业经营模式的宝丰村实践
——千阳县张家塬镇宝丰村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侧记
本报记者 李喜林 通讯员 胡小军
宝丰村地处千阳县城以北8公里的山塬结合部,辖7个村民小组,430户1340人,精准识别贫困户131户426人。2017年4月,被陕西省综改办列为该省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村以来,探索走出了一条“党支部谋划+合作社实施+贫困户搭载+产业化发展”,引领群众致富的集体经济发展之路。
精准谋划开方子
受地理偏远、产业单一、设施落后、观念守旧等诸多因素制约,宝丰村集体经济在较长时期内相对薄弱,自我发展与保障能力不足。省综改部门实施的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项目恰逢其时,给宝丰村脆弱的集体经济带来了生机。
村“两委会”班子提出了“党支部谋划+合作社实施+贫困户搭载+产业化发展”的经营模式,科学合理地编制了村集体经济发展矮砧苹果育苗三年项目规划及实施方案。
规划从2017年开始,用三年时间实施矮砧苹果脱毒自根砧MT—337苗木繁育项目,建成千吨果品气调库和万吨生物菌肥厂,农民人均增收3000元,开出了以壮大集体经济带动农民共同致富的良方。
能人领头迈步子
宝丰村是一个空壳村、空心村,2013年1月份,镇里选派时任张家塬镇副镇长的张永刚同志担任党支部书记。近几年,在张书记的带领下,通过一事一议等项目的实施,村容村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通过指导村民种植苹果,为村子发展打下了产业基础。张书记又当技术员,多次往返西安、杨凌等院校,咨询专家,亲自到种苗公司谈项目,把好苗木引进关口,指导田间作务,确保了试点项目进展顺利。
引导群众换脑子
如何摆脱传统经营方式、顺应市场经济条件、走好合作化发展新路子,前提是教育引导农民群众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村上通过召开村组干部会议、党员群众会和村民代表会,对矮砧苹果苗木产业的发展潜力、经济效益、市场前景等进行了深入剖析和广泛宣传,从而调动了发展苗木产业的热情。在此基础上,由村“两委会”和千阳县盛园苹果种植专业合作社按照项目建设相关程序,完成了编制方案、申报立项、答辩评审和组织实施。
用足用活钱袋子
试点村确定后,省财政下拨的扶持村经济试点补助资金犹如及时雨,对宝丰村发展育苗项目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017年,该村将陕西省财政厅下拨的试点村项目补助资金200万元与财政专项扶贫资金30万元、水利库区移民后扶项目85万元进行整合,共投资315万元实施现代矮砧苹果苗木繁育项目。
目前,矮砧苹果苗木繁育项目已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各种投入、管理措施到位、苗木长势良好,省苗木繁育中心考察后与村专业合作社洽谈,已签订收购协议,对繁育的苹果苗木全部收购接管,预计可实现净收入200万元。
探索管理新路子
严格遵循试点项目建设和管理相关规定,推行理事会领导下的理事长负责制,健全项目评审、清产核资、财务管理、工程评估、盈余分配等各项制度。
积极探索建立“党支部谋划+合作社实施+贫困户搭载+产业化发展”的经营模式,在短期项目获得经济效益后,村“两委会”以市场为导向,及时调整产业发展的远景规划和长期性重点项目,确保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村上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建立了利益链接机制,明确了项目管理者、实施者和受益者的主体责任,聘请知名果业专家和专业团队从项目顶层设计、田间生产管理等方面全程指导,聘用7名专业技术人才长期驻村参与大田管理,从而保证了项目质量。
创造富民好日子
按照合作社章程,矮砧苹果脱毒自根砧MT—337苗木繁育项目完成后,对苗木销售实现的200万元利润,由股权持有人按项目建设初期资金的投入量进行收益分红。
项目建设315万元总投资中,试点项目补助资金200万元由村委会以股金方式投入参与,经营利润的90%作为分红,共180万元。其中160万元继续投入到合作社,用于扩大再生产。20万元由村委会管理,用于孤残救助、贫困学生资助、贫困家庭补助和村级公益事业支出;60户贫困户以股民身份投入股金30万元,参与受益经营利润的10%作为分红,共20万元,户均分得红利3300元。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网易微博
0
版权所有:西北信息报社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陕ICP备05010893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6100004000028
地址:西安市新城·省政府大楼7层15号 电话:029-87292915 电子邮箱:xbxxb@xbxx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