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返回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副刊
第04版:专刊
标题导航
我和父亲
井冈山上新征程
山中静思
广告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井冈山上新征程
■闫群
这里,层峦叠嶂,烟霞云壑,风景美如画;这里,五指擎天,稻菽竞长,黄洋界威武。
这里,三湾改写新军制,一法分完旧地疆;这里,星火燎原传赤色,工农革命聚戎装。
昔日战斗的号角,萦绕在耳畔;流火的六月,挡不住追寻革命足迹的热情。怀着崇高的敬意,来自陕西财政干部培训基地——西北饭店的党员干部们踏上了奔赴井冈山的征程。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90年前,以毛泽东、朱德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这里开展了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开辟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革命道路,创建了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详实的文字,珍贵的图片,生动的讲解,真实再现了先烈们的英雄事迹和那段血与火的峥嵘岁月。大家又去瞻仰烈士陵园,占地400余亩的纪念堂松柏叠翠、庄严肃穆,镌刻着在井冈山革命年代牺牲的15744名先烈的名录。学员们在此重温入党誓词,接受革命洗礼,向英烈敬献花圈,寄托对英烈的无尽哀思。园内还安放着一块无字碑,纪念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在边界“六县一山”牺牲的数万无名英雄。默默凝视空无一字的白璧,学员们发出感慨:他们才是真正富有远大理想、具有坚定信念的人,是功彪史册的人民英雄。当我们在计较于“显绩”与“隐绩”的时候,真应该想想他们。
驻足黄洋界,许多人会想到毛主席在《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中写下的“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气势磅礴的诗句。黄洋界果然名不虚传,这里气象万千,林海云海汇合于一处,站在山峰远眺,数十里层峦叠嶂,峭壁千仞,山路崎岖,难怪毛主席当年发出如此感慨。然而,山峦阻挡不住中国革命向前发展的滚滚洪流,险路无声见证了共产党人艰苦卓绝的斗争实践。如今站在昔日地势险要、防守森严的黄洋界哨口,思绪万千,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风雷激荡的革命年代。眼前一片旌旗飘动,耳畔响起震天的杀敌吼声。黄洋界的旧炮台和横竖两块纪念碑,仿佛在默默讲述着几十年前军民齐心协力,以不足一个营击溃敌军两个团的“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霄遁”的历史佳话。战争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在于民众之中,军民一心才是胜利的法宝。
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任何时候都需要一种精神动力,一种信仰支撑。井冈山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激发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力量源泉。这些都需要我们永远铭记在心,代代相传。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网易微博
0
版权所有:西北信息报社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陕ICP备05010893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6100004000028
地址:西安市新城·省政府大楼7层15号 电话:029-87292915 电子邮箱:xbxxb@xbxx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