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蓝田县境内发现的古人类石器制品及动物骨骼化石碎片 本报记者 魏建军 距今170多万年前的元谋人,一直被认为是中国境内最早的人类。不过近日来自中国科学院等机构的研究团队,在陕西省蓝田县发现了一处新的古人类活动遗址——上陈旧石器遗址,经过对底层和出土石器进行测定,推测这里的远古先民生活的年代大约在126万年到212万年之间,陕西就已经有人类居住,那么最早的“中国人”或出现在陕西。
210万年前陕西已经有人类居住
距今170多万年前的元谋人一直被认为是中国境内最早的人类,而此次上陈旧石器遗址的发现,将中国“最早的人类活动”时间前推到了126万年到212万年之间。那么,研究团队是如何进行年代测定的?
“我们使用了古地磁测年法测定古土壤和黄土沉积层的年龄,这种技术主要依靠地磁场的记录,通过测量某一地质年代岩石剩余磁化强度的方向,分析其磁化历史,确定该地质年代的地磁极位置和方向。”据研究团队专家介绍,地球的磁极性其实并不是恒定不变的,历史上曾经发生过数次颠倒,并且都被地层里的磁性物质悄悄记了下来。因此,只要在年代未知的地层中测出其记录的地磁极性情况,人们就能识别它形成之时有没有经历什么倒转事件,或是处在哪一段极性时,并最终获知地层的形成年代。
发现96件石器原料或来自秦岭
经过连续采样和小规模地质挖掘,研究人员在上陈遗址从顶部到底部的20多个层位发现了96件石器。这些被打击的石制工具主要包括石核、石片、刮削器、尖状器、钻孔器、石锤和手镐等古人类早期使用的工具。朱照宇表示,黄土高原没有其他外力作用带来这些石头,且其形状显然经过有意识的打击,这只能是人类活动形成的。
“这个旧石器遗址中发现的石器,主要是小石片和大石核,与其周围粉砂级的黄土和古土壤形成鲜明对比。如果可以确定石头的确切来源,我们就能确定那时候古人类对于原材料的运输能力。”
研究团队专家推测,古人类也许是从附近的秦岭山脉将这些石头运到这里,然后进行打制。这些石器的形式很简单,大大小小的石头具有有限数量的打击疤痕,一些石片有明显的后续加工痕迹,并且几个鹅卵石可能曾被用作石锤。这些上陈村发现的工具的特征与非洲同一年代发现的工具有极大相似性。然而,现场并没有发现加工这些石器的迹象,因此这些石器的生产场地有待进一步勘察寻找。
与“蓝田人”有无关系 尚无定论
事实上,早在2014年,朱照宇就与中科院古脊椎动物所、英国埃克塞特大学的团队合作,将蓝田直立人化石年代向前推到距今160万年。那么,此次发现的上陈遗址与此前人们熟知的“蓝田人”有关系吗?
“两个遗址出土的石器类型比较相似,但因为这次没有发现人类化石,所以人类种族之间有没有联系还不好说。”朱照宇说,这批石器还提示了其他信息,96件石器大部分位于11个古土壤层中,少量位于6个黄土层中,而古土壤层指示了暖湿气候期,黄土层指示了干冷气候期,这反映出早期人类比较适应暖湿的气候环境。
据了解,2009年-2011年,中科院古脊椎动物所、南京大学和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单位在蓝田灞河右岸阶地顶部的黄土地层中新发现8处旷野类型旧石器地点,采集石制品770件。研究表明,蓝田地区除存在以前认识比较充分的早更新世(更新世是地质时代第四纪的早期,地球历史上的更新世和考古学上的旧石器时代相当)晚期到中更新世阶段的古人类旧石器地点之外,在灞河流域河流阶地黄土地层中还普遍埋藏有晚更新世阶段的旧石器遗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