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
创建绿色矿山 绘就生态画卷
——汉台区矿山生态整治工作纪实
陕西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雷鸣雄视察汉台矿山整治工作

汉中市委副书记、市长方红卫视察汉台矿山
  修复矿山生态,守护绿水青山。营造绿色环境,创建美好家园。
  作为汉中市政府所在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级卫生城市、国家级园林城市、生态示范区、中国优秀旅游名城,汉中市汉台区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全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严守生态环境红线,筑牢生态安全屏障。近年来,汉台区在推进矿业绿色革命、大力实施矿山环境治理的基础上,把矿山生态整治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增强做好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全面深化矿区生态治理,实现了矿山生态整治工作由点到面、由粗到细的升华,全力促进汉台的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
  高瞻远瞩 推动经济绿色发展
  汉台区境内有着丰富的石英岩矿、锰矿、磷矿资源,主要位于北部沥水沟至天台山一线,矿产储量大、品位高。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为发展地方经济,先后有多家中资、台资及民营企业到汉台投资,进行矿产资源开发,共设立采矿权22个,为推进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生态环境、发展区域经济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曾经的矿产资源露天开采方式以及带来的生态植被破坏、扬灰扬尘,极易引发泥石流、溃坝等次生灾害,给汉台生态文明建设带来了严重影响。本世纪初期,天台山国家级和褒河省级两个森林公园的建立,随着区域内矿权设置,有了更深层次的开发与保护需求,矿山的存在和延续,此时已经成了区域经济绿色生态建设的脓创和顽疾。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论述。党的十九大又明确提出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陕西省委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陕西提出的追赶超越和“五个扎实”要求,提出了“五新”建设战略任务。汉中市委也提出了奋力打造“区域中心城市、文化旅游强市、陕西最美城市”的“三市”建设思路。 
  汉台区委、区政府认真贯彻中省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部署,积极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提出了以“创新引领产业聚集区、绿色循环生态示范区、开放开发改革先行区、协调繁荣和谐文明区、共建共享普惠幸福区”为目标的“五区建设”目标。为实现这个目标,必须要转变地方依靠破坏环境换取经济受益的模式,这是进一步改善民生、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举措,更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必然要求。
  2017年8月,汉台区委、区政府高瞻远瞩,以贯彻落实习总书记“两山论”,全面落实中省环保督查反馈问题整改,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以绿色、循环、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郑重的作出了挖疮去脓、根除顽疾,开展矿山生态整治的决定,并在《汉中日报》上专版向全社会做出郑重承诺。这一科学决策,拉起了汉台大力开展矿山生态恢复和矿产资源保护工作的序幕。
  建纲立制 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在整治工作期间,汉台区委、区政府严格按照省市矿山整治“关、清、绿、退、规”五字方针,立足“四个到位、六个不放过”总体目标。
  全面提高站位,主动认领问题。对涉及矿山审批、监管等环节中存在履职不力、失职渎职等违纪违规问题的有关单位和个人按照党员干部管理权限,启动问责追责程序,起到了正风肃纪的作用,进一步增强了做好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全区各级干部均能时刻绷紧秦岭生态保护弦,把“两山论”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严守生态环境红线,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思想认识有了显著提高。
  大力推进矿山关闭治理。制定了《汉台区矿山生态环境整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和《汉台区秦岭生态环境整改方案》,编制了“一矿一策”作战图。同时,编制露天矿山综合治理方案16家,共16个矿山开展恢复治理,短期治理已经达成,部分山体已经返青。二是全面落实粘土砖厂和砖瓦窑治理。编制了粘土砖厂和石灰窑整治行动方案,去年已拆除1个石灰窑厂,关停粘土砖厂11家,拆除4家,经验收发放区财政补助110万元,对确定保留的5家粘土砖厂,要求完善各种手续和技改,逾期不完善的,由镇政府、办事处予以转产关闭和拆除复耕。
  联合执法 留住汉台绿水青山
  服务环保大局,落实治理责任,汉台迅速组织对全区22个矿山进行综合研判,制定完善“一对一”关闭整治方案和作战图,成立了由区委书记任第一组长,区长任组长,国土、林业、环保等19个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汉台区矿山生态环境专项整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
  实行“一个企业、一套方案、一套人马、一抓到底”,由政府统一领导、多部门配合,从国土、环保、林业、水利、安监等成员单位抽调34名工作人员,组建了综合协调、整改治理、联合执法等6个工作组,实行与原单位脱钩、集中办公、联合执法,具体负责督查问题整改、矿山关闭、生态恢复治理等工作推进。提出了1个月内彻底铲除各矿区内附属设施,全面关闭矿山,解决历史遗留问题,12月底完成短期治理,1年内完成生态恢复,还群众一个“青山绿山”总体工作目标。
  通过夯实领导包抓、专人负责、联合执法、挂图作战,截至去年9月底,全区在已关停16个矿山基础上,对区域内共22个矿山进行了拆除关闭,先后移除挖掘机、装载机、铲车、矿车等设备30余辆,拆除矿筛、发电机、空压机、卷扬机、破碎机、给料机等各类采矿设备125台(套),焙烧窑8口,输送带17条,电缆约4000米,各类工棚、厂房、活动板房等附属建筑157间约18270平方米。注销了所有《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以及《《爆炸作业许可证》,达到了断电、断路、清人、清场的关闭要求。2017年底顺利通过省市环保督查验收。
  防治结合 提升生态管理水平
  2018年初,汉台区委、区政府持续加大矿山整治工作力度,对16个露天及4个硐采矿山分类施策,全面督促企业落实生态治理恢复主体责任,紧盯目标、卯死责任,对生态恢复治理行动缓慢、推诿扯皮、工作不力的,坚决依法严厉打击。对污染防治措施不到位、生态恢复治理措施不落实,群众反应强烈、整改治理无望,生态破坏严重、构成违法犯罪的矿山企业,立即启动生态环境违法案件立案查处程序,立即立案查处,移交公安司法机关,追踪相关责任人,依法严肃追究责任,确保生态恢复治理和问题整改工作高质量完成。截至5月底,共完成22个矿山场地覆土3.6万平方米,铺设挂网8000平方米,栽种树木34.6万株,撒播草种2000余公斤,修建排水沟3328米,挡墙850米,22个矿山中已有17个矿山达到验收销号要求,同时对法人无力治理的宋沟石英矿实施了政府代为治理,预计6月30日前全区22个矿山可全部达到生态植被恢复销号条件。
  防治结合,加强矿产资源和地质环境规范管理。今年,汉台区还将加强矿山生态整治和粘土砖厂、石灰窑整治。积极开展环保督查矿山生态整治和砖瓦窑治理销号会战,国土、环保、林业、水利、安监、公安等部门将加大执法工作力度,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开采和越界开采行为,督促矿山企业按照恢复治理方案,在去年工程治理基础上,实行挂账销号、循序渐进,做好覆土、种植绿化,确保全区矿山生态整治顺利完成。
  物质文明集聚一座城市的形,生态文明则折射一座城市的魂,魂到品自高。
  在矿山整治过程中,汉台始终坚持绿色、生态、循环、可持续发展理念,将矿产资源保护和森林公园建设融为一体。当前,天台山森林公园旅游开发已经步入快车道,褒河全域旅游景区打造蓝图也已经绘就,实施矿山整治正是当前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措施。生态环境保护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在今后生态文明创建过程中,汉台区将继续强化领导,狠抓措施落实,全面深化全域旅游建设,推动兴元生态旅游、天汉文化公园、天台森林公园等景区建设,探索“景区+农户”、“生态+文化”等模式,不断提升旅游品质,把观景旅游向现代旅游发展,把汉台建设成为舒适休闲的宜居城市、功能完善的生态城市、内涵丰富的文化城市,让汉台的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人民生活更幸福。王小涛 
  

版权所有:西北信息报社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陕ICP备05010893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6100004000028
地址:西安市新城·省政府大楼7层15号 电话:029-87292915 电子邮箱:xbxxb@xbxx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