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返回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工业
第04版:环保
第05版:旅游
第06版:医疗健康
第07版:评论
第08版:专刊
标题导航
以改革创新精神不断开创党建工作新局面
西安首开至昆明高铁
图片新闻
西安北站暑运预计发送旅客900万人
大力发展“陕西特色”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力发展“陕西特色”
陕西新材料产业助力制造业转型升级
本报记者 赵雪
“十二五”以来,陕西新材料产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创新成果不断涌现,龙头企业和领军人才不断成长,整体实力大幅提升,有力支撑了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科技工业建设。
5年实现产值翻番
“新材料产业是材料工业的先导,是“国之基石”,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中国制造重大国家战略目标的支撑和保障。”陕西工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中国制造2025》重点发展领域之一,新材料是整个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产业基础。
陕西是国家重点打造的新材料特色产业基地,近几年,陕西新材料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从2010年的产值420亿元,到2015年1100亿元,五年时间实现了产值翻番,年均增长21.2%,增速高于该省工业平均增速。2016年产值1250亿元,占陕西省非能工业产值的7.85%。
“十二五”期间,陕西大力实施“三个转化”战略,在煤制烯烃、煤制油等现代煤化工领域取得了突破发展,成功将煤炭资源由“燃料型”升级为“原料型”,创新出市场化的技术路径。现已形成310万吨煤制烯烃和300万吨煤制油产能,现代煤化工技术和产业规模居国内前列,多个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百万吨级煤制芳烃项目正在加快建设。上游产业的快速发展,不仅为发展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合成纤维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保障,更为下游延伸产业链、打造合成材料深加工及发展精细有机化学品带来广阔前景。
前沿性材料是新材料产业持续发展的原动力,近年来陕西在超导材料、稀土功能材料、生物医用材料、3D打印材料、新能源材料领域突破发展,初步完成了成果向产业的转化,产品已应用于下游高端装备领域,在各自的细分领域走在了国内前列。前沿性材料对陕新材料产业的牵引作用已经有所显现。
“陕西是新材料研发强省,陕西新材料研发创新能力居全国前列。西北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中科院西安光机所、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墙体材料研究设计院、咸阳陶瓷研究设计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和军工科研院所构成了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新材料科技研发体系。”据该负责人介绍,截至2017年上半年,陕西主要工业企业已经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3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92个,企业为主导的新材料研发体系初步建立。
重点发展“陕西特色”
实际上,陕西新材料并不是涵盖了原材料工业的所有领域,但陕西有色金属是陕西新材料的“陕西特色”。陕西的钛金属、钨、钼难熔金属以及稀贵金属在新材料领域具有传统优势,钛材料加工量占全国六成以上、钼金属深加工量也占到全国的一半,技术水平、产业规模都居于国内领先地位,“十二五”期间这些领域依旧保持了行业内的优势地位,使陕西在国家新材料产业规划布局中占有一席之地。《中国制造2025分省市指南(2017)年度》中陕西被列为新材料领域先进有色金属材料的重点地区。(下转二版)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网易微博
0
版权所有:西北信息报社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陕ICP备05010893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6100004000028
地址:西安市新城·省政府大楼7层15号 电话:029-87292915 电子邮箱:xbxxb@xbxx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