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望村乡贤为村民讲解扶贫政策
博望街道办举行脱贫攻坚产业发展座谈会 本报记者 王新华 通讯员 叶静 六月的城固县博望街道办,河水在欢腾,微风在雀跃,群众在笑语,党旗在摇曳。
蓝天白云下,村办干部在扶贫一线紧张忙碌;绿水青山间,贫困群众在田间地头挥汗如雨。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党员干部争唱主角,争当先锋,争做模范,带领广大群众向全面小康阔步迈进。
博望街道办辖14个行政村,2个农村社区,6个城市社区,2018年在册贫困户206户361人,贫困发生率1.81%。
近年来,博望街道办事处坚持“围绕脱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脱贫”的工作思路,发扬“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精神,不断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努力增强基层支部凝聚力,贫困群众“造血”功能及自我发展能力逐步增强,脱贫工作成效显著。
建强组织 发力脱贫一线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近年来,博望街道办始终坚持把建强组织、扩大覆盖、发挥作用,作为打好脱贫攻坚战的“龙头工程”来抓,做到扶贫工作到哪里,党组织的力量就发挥到哪里。
按照抓党建促脱贫1234N总体思路,该办大力实施党组织书记“头雁”工程、党组织“堡垒”工程和党员“先锋”工程,以村“两委”换届选举为契机选优配强班子,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协调作用、党组织核心引领作用、党员示范带动作用,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该办着重从基层党组织建设、党建引领经济发展、抓党建促脱贫等几个方面做专题培训,强化村党组织领导班子,扎实推进民生建设和打赢脱贫攻坚战,通过“党建+脱贫攻坚”推动乡村振兴。
从严从实管理干部,积极落实县委住农家、走农户、摸家底、找办法、真帮忙和六个一遍要求,充分发挥骨干带头作用,做到精准严实。全面激活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农村致富能手、回乡创业人员中积极发展党员。
充分发挥党员“双带”作用,推动农村脱贫致富,让有文化、有信息、有技术、有资金的党员带动其他农民发展产业,促进生产,做好示范作用。定时组织村民举办培训会,让党员致富能手上课。
扶志扶智 催生致富动力 扶贫先扶志,扶志扶智相结合。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
博望街道办各级党组织积极开展“弘六德、展六美、兴城固”公民道德建设和“明理、感恩、自强”主题教育活动,实施精神扶贫五大引领工程,大力推进乡贤文化建设,进一步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
该办还全面落实“A+1+1+N”帮扶机制,积极整合“四支”队伍力量,因户施策,精准发力。通过入户分析,结合群众意愿,合理布局致富产业和增收项目,形成“办村共联、长短结合、优势互补、覆盖到户”的产业体系。
通过“三项帮扶”强化脱贫实效。强化政策帮扶,为724户贫困群众发放产业补助资金123.5万元。为3个龙头企业落实产业扶贫项目资金40万元,其中24万元通过籽种肥料、技术培训、价格补贴等方式,反哺179户贫困群众。为67户有产业发展意愿的贫困群众落实小额扶贫贷款335万元,实现稳定增收;强化项目帮扶,累计投入700多万元,硬化村组道路8.5公里,绿化道路12公里,安装路灯183盏,对108、316国道过境段、西饶路、城饶路、博安路、城龙路进行环境整治,有力推进了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强化智力帮扶,先后举办设施蔬菜、特种养殖、电商微商、家政服务等各类培训会22场次,增强了贫困户的致富本领。
打造平台 引领产业发展 “产业强不强,关键看头羊”。不仅要在队伍建设上下功夫,也要在产业建设上求突破。该办实施党委书记、村党组织书记带头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坚定不移实施“把群众紧密组织起来,众志成城打好脱贫攻坚战”工作方略,打造“六大平台”,引领产业发展。
在产业发展上,该办探索实行“支部+合作社+贫困户”“支部+龙头企业+基地+贫困户”的模式。同时,还实行城市社区、非公企业支部与村支部结对共建,依托社区大党委机制开展帮扶活动。目前,该办已积极扶持创办了长丰农机、汇丰水稻、设施蔬菜、土蜂养殖等10个专业合作社。在16个村成立扶贫互助合作社,组建各类服务队160余支,积极承建小型工程及开展公益服务,助推贫困户增收脱贫。同时,先后建成河坎村等6个蔬菜专业村、周家堰等10个国家绿色认证粮油示范基地。发展丰庆农业示范园、江湾食用菌基地、农业现代园区、家庭农场,带动群众发展苗木花卉、食用菌、葡萄、黄金梨等特色产业。依托电商等渠道,实现了产业发展富民。
建强龙头企业带动平台、建立合作社带动平台、建优特色示范园带动平台、建立电商服务平台、建好贫困户自主发展服务平台、健全创业就业保障平台。该办积极打造“六大平台”,强力带动产业的全面发展、持续发展,实现了贫困户有事干、有钱挣。同时,也带动了街道办的社会经济发展。
注重创新 拓宽致富路子 博望街道办在强党建促脱贫工作中,立足实际,积极创新扶贫模式,拓宽贫困户脱贫致富道路。
创新金融扶贫模式。用足用活金融扶贫政策,积极协调县信用联社,整合80户贫困群众400万元投入天丰米业、东方实业、小河桥蔬菜批发市场3户龙头企业,确保每户每年实现分红收入3000元以上。
创新“企业+贫困户”扶贫模式。实行党支部领导下的鼓励贫困农户以资金、土地、劳动力等多种方式入股,提高产业组织化、专业化、市场化程度,壮大合作社规模,以多种形式广泛吸纳贫困户参与到产业开发中,落实天丰米业、华坤灵芝加工、嘉鸿手套3个企业与110户贫困户签订配股分红协议。同时,实施订单农业,天丰米业为贫困户无偿提供每亩1公斤稻种、35.8元的肥料补贴,以高于市场5%的价格收购,带动159户贫困户增加收入。吸纳12名贫困群众在企业务工,月收入2000元以上。
创新“合作社(协会)+贫困户”扶贫模式。依托小河桥蔬菜批发市场及合作社、协会,带动5个村187户贫困群众发展设施、精细蔬菜。16个村(社区)扶贫互助合作社与210户贫困户签订入股分红协议,每年可为每户贫困群众分红1000元。
创新“基地+贫困户”扶贫模式。依托国家万亩绿色粮油示范基地,通过免费供应籽种、补助物资、技术指导,使贫困户每亩节本增效110元。以贫困户土地入股方式流转土地538亩,每亩每年分红1200元。
创新“三变”模式。该办三村、胜利等9个村,将集体场地,房屋、商铺整体出租,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每年为群众分红3000至8000元。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博望街道办将继续以党建工作为抓手,狠抓基层党组织建设,大力发挥党员干部的“火车头”带动作用,推动产业全面持续发展,开启博望全面小康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