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返回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工业
第04版:环保
第05版:文化
第06版:医疗健康
第07版:评论
第08版:专刊
标题导航
讲述80年前陕西考古的故事
西北大学出版社建社35周年坚定文化自信打造传世精品
传承红色基因 逐梦将军故里
“诗经里”——以诗经为媒
因地制宜陕西省文化厅绥德开展对口扶贫
陕西秦始皇祖母陵发现已灭绝长臂猿
本报记者李喜林获第八届冰心散文奖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陕西秦始皇祖母陵发现已灭绝长臂猿
本报讯(记者 魏建军)
近日,美国《科学》杂志官方网站发布消息称,在中外学者的合作下,确认十几年前出土于西安神禾塬秦始皇祖母陵丛葬坑中的灵长类动物遗骸,属于一种现已灭绝的长臂猿种类。研究者将其命名为“君子帝国长臂猿”。
秦始皇祖母夏太后陵位于西安市长安区神禾塬上。在2004到2008年的考古勘探中,陕西省考古工作者在这座墓葬东南角的丛葬坑中发现了大量的动物遗骸。除了一些常见的飞禽猛兽遗骸以外,还发现了一具灵长类动物的遗骸。
“经过了动物专家的鉴定,最后知道这里面,猛兽里面有豹子,有熊,还有猞猁,还有长臂猿,长臂猿也是其中之一。”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张天恩说。
研究人员认为,当时的长臂猿是一种高贵的动物,可能被地位高的人当做宠物来饲养。2012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联合英国伦敦动物学会、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等研究机构,着手对这具长臂猿的遗骸进行研究。经过检测遗骸并和现存的长臂猿种群进行对比后,专家们最终确认这具遗骸属于一种已经灭绝的长臂猿种类。研究人员把它命名为富有象征意义的“帝国君子长臂猿”。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胡松梅:“因为《抱朴子》里面有一句话,叫‘君子为猿为鹤’,就是君子死去以后可能会变成长臂猿或者鹤。象征吉祥,象征死后能够回到一种和平的世界,所以他们就命名‘君子属’,为什么叫‘帝国种’,因为它出土于秦帝国始皇祖母的陵冢,这和帝国时代联系起来了。”
考古人员还发现,这些丛葬坑中的猛兽身上,大都拴着铁链,几千年后依然可以看到链条的遗迹。因此推测出这些丛葬的飞禽猛兽很有可能就是墓主人生前专门喂养的宠物,或者是饲养在园子里用来供贵族们观赏的动物。考古人员推测,2200多年前,陕西秦岭一带的森林比较湿热,适合长臂猿生存。如今长臂猿在中国的生活空间已经急剧萎缩。下一步考古人员还将对“帝国君子长臂猿”进行DNA分析,来研究这种长臂猿和现在的长臂猿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网易微博
0
版权所有:西北信息报社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陕ICP备05010893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6100004000028
地址:西安市新城·省政府大楼7层15号 电话:029-87292915 电子邮箱:xbxxb@xbxx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