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返回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通信
第04版:三农
第05版:渭南之窗
第06版:法制
第07版:财经
第08版:专刊 公益广告
标题导航
国际5G标准出炉 商用化大幕却难拉起
借大数据“慧眼”织密扶贫监督网
人工智能开发出“穿墙看人”新技术
海归瞄准提升“感知能力”
智能音箱到底有多“能”?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国际5G标准出炉 商用化大幕却难拉起
在推进5G发展的过程中,技术上可行只是基础,应用才是5G发展的关键。否则,再高端的5G,也只是“炫技”而已。
北京时间6月14日,国际移动通信标准化组织3GPP批准了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标准(5G)新空口(NR)独立组网(SA)功能冻结,加上去年12月完成的非独立组网(NSA)5GNR标准,5G已完成第一阶段全功能标准化工作。
为何将这一事件称为5G标准的里程碑?标准的冻结对电信行业意味着什么?
独立组网标准出台 为技术试验和商用化铺平道路
5GNR,即5G新空口,相当于4G所对应的LTE,指的是新的手机和基站的连接方式,可谓5G网络的“最后一公里”环节。
作为5GNR的第一个完整规范,5GR15标准制定工作从2017年3月开始,分为两个子阶段。
2017年12月,被看作是5GR15早期版本的5GNR非独立组网标准功能冻结。该版本标准的特点是,系统级的业务控制需依赖4G网络,适用于运营商早期引入5G基站提升网速,但无法充分发挥5G系统低时延的技术特点,也无法通过网络切片、移动边缘计算等特性实现对多样化业务需求的灵活支持。
“此次发布并冻结的5GR15独立组网标准,是从5G核心网到5G基站的完整的、端到端的全新5G网络构架。”中国移动研究院专家、3GPPRAN2工作组(无线接入网)副主席胡南介绍,该标准可根据场景提供定制化服务,不仅能够满足各类用户的业务需求,也为运营商业务向垂直领域扩展、开拓新的商业模式铺平了道路。
运营商积极响应 “火热”背后风险与机遇并存
看上去,5G标准似乎已经就绪,实则故事还未讲完。下一步,3GPP将转入制定更加完整、完善的5G标准——R16阶段,计划2019年12月完成满足国际电信联盟(ITU)全部要求的完整的5G标准。
与标准一同奔跑的,还有5G商用战场的“排头兵”——世界各地的电信运营商。
在独立组网标准发布后,美国移动运营商AT&T公司接入架构和标准副总裁HankKafka表示:“这将允许我们使用符合标准的设备来进行进一步的测试,为我们2018年在一些城市的5G商用铺平道路。”
中国电信执行副总裁刘桂清亦表示,随着独立组网标准的冻结,中国电信计划通过扩大现有的多城市外场测试,引领5G的性能验证和网络功能优化工作。
这是一场机遇与风险并存的“技术卡位战”。根据中信建投研报统计,中国运营商5G主体投资规模将达1.23万亿元,较4G投资规模增长68%。发展5G业务对运营商的资本开支和技术研发挑战很大。有业内人士表示,三大运营商在4G时代投入的成本还没有完全收回来,但是面对5G这样的创新革命,“勒紧裤腰带”投入,也是必然要求。
技术上可行只是基础 应用或成下一阶段发展瓶颈
在推进5G发展的过程中,技术上可行只是基础,应用才是5G发展的关键。否则,再高端的5G,也只是“炫技”而已。
有业内人士分析:“运营商未来能不能赚到钱是个大问题,如果只有云、视频、物联网这些需求的话,那肯定亏,5G还需要探索更多的应用业务落地。”
中金公司认为,目前5G是供给侧推动下的技术革新,应用需求相对匮乏,未来5G将会是供给侧主导下的长期网络演进。
相对于4G支持单一场景,国际电信联盟将5G定义为,支持eMBB(增强移动宽带)、mMTC(海量机器通信)和URLLC(低时延高可靠通信)三大场景,这使得物联网、车联网、工业互联网一度成为业内外对5G最初的展望。
但目前,除移动宽带这个非常明确的市场之外,mMTC、URLLC两大技术方向尚看不到或无法确定清晰可行的应用模式。
或许正因如此,业界关于“谨慎看待5G”的言论一直存在。6月13日,中国电信科技委主任韦乐平说:“5G如果找不到‘杀手锏’业务,行业发展将不可持续。”
即使放下这些5G场景不谈,由于5G核心网是基于微服务构架,因此5G必须通过网络切片、移动边缘计算等特性,实现对多样化业务需求的灵活支持。在IT业务融合、集成,乃至运营商新业务探索及文化转型上,未来企业都将面临巨大挑战。
在5G终端设备方面,尽管高通、英特尔、华为等公布的时间表均显示首批5G终端将在2019年下半年问世,但正如陈山枝对记者所说:“仅把2G、3G、4G、5G的模式全都塞到一个小小的主板里,对终端的结构设计、硬件性来说已经是非常大的挑战了。”
刘艳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网易微博
0
版权所有:西北信息报社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陕ICP备05010893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6100004000028
地址:西安市新城·省政府大楼7层15号 电话:029-87292915 电子邮箱:xbxxb@xbxx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