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返回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通信
第04版:三农
第05版:延安之窗
第06版:法制
第07版:财经
第08版:专刊
标题导航
“四型”党建别样红
“以前怕来,现在怕走”
蔬菜大棚成了子长群众增收致富的“聚宝盆”
黄龙县开展核桃树春季管理培训活动
让青春在第一书记的岗位上闪光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青春在第一书记的岗位上闪光
本报通讯员 王潇 张建刚
“小勇书记,中午来我家吃饭吧!”一句朴实无华的言语却道出了黄龙县乱麻科村民和驻村第一书记程勇的浓浓深情。2017年4月,该县白马滩镇政府干部程勇积极响应组织决战脱贫、决胜小康的号召,主动申请到柏峪乱麻科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驻村一年来,他满怀对乱麻科村贫困群众的深厚感情,克服交通不变、条件艰苦等困难,扑下身子带领党员群众“抓脱贫、促增收”,以实际行动书写了他扎根乱麻科村驻村扶贫的青春华章。
乡村振兴,他是群众致富带头人
“这年轻娃踏实、实在,能吃苦,”村里人这样评价他,驻村以来他口袋里装上小本子和笔,无论天晴下雨,他每天坚持走村串户,倾心交谈,与村干部、村民拉家常、谋发展。走访所在村老干部、老党员、经济能人、退休干部等,基本掌握村里的自然资源、主导产业和发展现状,对群众的疾苦,老百姓的要求一一记在心头,也从中了解分析本村致贫、制约经济发展的原因,做到边调查研究,边宣传党的脱贫攻坚惠农政策,边思考探索帮扶方案和措施。在程勇和村班子的带领下,乱麻科村依托神道岭景区,大力发展旅游服务业,对五角树农家乐从业人员进行培训,提升农家乐服务水平,让更多的游客来乡村,吃农家饭,体验农家生活。目前发展农家乐16户,发展旅游服务业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又一增收渠道。群众的生活条件,经济收入逐步提高。
抓党建促脱贫,他是党的好干部
乱麻科村现有党员51名,程勇在深入调查研究中发现,长期以来,村里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薄弱,是导致乱麻科村贫困落后的根本原因。他决定以加强党建“四化”建设为突破口,坚持“三会一课”制度,特别是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中,他和支部一班人领着党员充分发掘老物件、老故事(1976年党员会议记录、老油灯、担斗、黄面馍这些老物件),让老党员现身说法回忆年轻时入党时激情燃烧的岁月。成立了乱麻科村党员服务站,组建了4支党员志愿服务队伍,经常开展志愿服活动村干部联系3名贫困户进行结对帮扶,党员每人联系两名贫困户,在服务中发挥了党员表率作用。同时,与村“两委”一班人积极争取帮扶领导的大力支持,新建党员活动室6间,对院落进行硬化等,进一步增强了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使党支部成为脱贫摘帽的主心骨,党员成为脱贫致富的领头雁。
解民忧办实事,他是群众的服务员
为村民排忧解难,是程勇这个第一书记义不容辞的责任。得知村里的自来水不正常,群众饮水不方便,他立即与村两委商议,并积极协调水利部门在村里打了深水井,修了蓄水池,解决了群众饮水困难。看到自家院里的水龙头哗哗的流水,老百姓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程勇用他的热情重新燃起了村党员、干部的工作热情,使干群关系更加和谐,村班子凝聚力得到增强,群众看到了希望,增强了信心,提升了对党组织满意度。2017年被黄龙县委县政府评为优秀第一书记。但程勇却认为自己的工作刚刚开始,乱麻科村主导产业规模小、还没有真正发展起来,村集体经济发展还相对滞后,群众生活还有困难,要干的事情太多,他会继续干下去,让青春在第一书记的岗位上绽放光芒。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网易微博
0
版权所有:西北信息报社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陕ICP备05010893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6100004000028
地址:西安市新城·省政府大楼7层15号 电话:029-87292915 电子邮箱:xbxxb@xbxx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