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返回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工业
第04版:环保
第05版:旅游
第06版:医疗健康
第07版:评论
第08版:专刊
标题导航
谋划新时代乡村振兴的顶层设计
图片新闻
陕西省发现现存最大唐代陵园建筑基址
8个聚集区涉及健康文化金融等领域
眉县猕猴桃出口喜迎开门红
规范清理普通高中特色班招生
延安苹果首次出口德国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陕西省发现现存最大唐代陵园建筑基址
周长达20公里
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经过近一年的持续勘探发掘,唐代宗元陵取得唐陵大遗址保护项目的重要阶段性成果。考古工作者在唐代宗元陵发现的下宫1号建筑基址,是目前考古发现的保存最完整、面积最大的唐代陵园建筑基址,对研究、复原唐代的宫殿建筑具有重要意义。
“唐陵大遗址保护项目始于2006年,在唐代宗元陵发现的神道石刻和下宫建筑遗址,可以说是近年来在唐代帝陵保护中取得的重要收获。”主持发掘的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田有前说。
唐代宗元陵位于富平县庄里镇,依山为陵,气度非凡,陵园呈长方形,周长达20公里。元陵中安息的唐代宗李豫是唐肃宗李亨之子,也是唐玄宗很喜爱的皇孙。他在位期间虽然内忧外患,但彻底平定了安史之乱,并采取措施逐步恢复发展生产。
考古工作者在元陵发现的下宫建筑基址,位于元陵所在的元陵堡村东北约650米。目前发掘的1号建筑基址呈长方形,尽管西部被现代水渠破坏,但东西残存长度仍有28米,南北进深约25米,现场清理出了大量的瓦当、筒瓦、柱础石等建筑材料。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张博介绍,经复原发现,这座建筑由南北3排柱础、东西8列柱础构成,进深两间,面阔7间。“虽然建筑四周的散水损毁殆尽,但散水外的挡砖基本保留,这些残存的散水和包砖遗迹为我们框定大殿建筑的完整范围提供了依据。”张博说。而发掘前遗址地面堆积的瓦砾厚达1到2.5米,也足见建筑体量之大。
此外,考古工作者还勘探清理出了19处原本位于地面的神道石刻,有石柱、石马、鸵鸟、石狮残块、牵马人等。除了清理记录之外,考古工作者还提取了完整的石刻三维数字化信息,为进一步保护做好了准备。
新华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网易微博
0
版权所有:西北信息报社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陕ICP备05010893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6100004000028
地址:西安市新城·省政府大楼7层15号 电话:029-87292915 电子邮箱:xbxxb@xbxx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