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返回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通信
第04版:农业
第05版:咸阳之窗
第06版:法制
第07版:财经
第08版:专刊·公益广告
标题导航
从电子产品市场兴衰看消费需求变化
年迎春贺岁纪念金(银)卡面市
家电等进口消费类商品抽查不合格率达28.3%
我国将进一步 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
陕西省工商系统为消费者挽回损失7900多万元
公告
-
广告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电子产品市场兴衰看消费需求变化
“咱们赛格见。不是小寨赛格购物中心,是雁塔路上的赛格电脑城。”午间吃饭,听到旁边小伙儿和人打电话说。不知从何时起,赛格在人们的印象中已不再是电脑城,而是购物中心了。
电脑城所代表的电子产品市场的兴衰,恰恰见证了从PC时代到掌上电子产品时代的变迁。
被线上挤占的市场
新年来临,电子发烧友们忙着置办电子“年货”,电子产品市场本应迎来一波销售热潮。不过,记者日前从西安市雁塔路附近几家电子产品市场了解到,不少店家的销售情况并不乐观。
“前两年我店里一天能卖出七八部手机,现在一个月只能卖出60部左右,生意差,利润也薄。”西安市雁塔路百脑汇电脑城一手机零售店店员靳先生说。
为了留住线下销售渠道,部分品牌刻意强调线上线下同价。
在赛格电脑城一家Kindle品牌店里,正咨询电子阅读器型号的大学生小陈说:“先在店里看好心仪的机子,再去网上买,便宜些。”
西安市雁塔路一家OPPO专卖店导购员任先生说:“搞促销活动时,店里手机售价比线上还低。”即便如此,店铺的经营情况也不好。“这个店开了3年,销售量每年都在下滑,今年估计能降30%。”任先生说。
线下卖场转型升级
线上线下同价了,消费者仍然倾向于线上购买电子产品,原因何在?产品丰富,节省时间,物流更便利……网购的优势十分明显。
比起在网上购买服饰用品可能出现的买家秀与卖家秀的尴尬差异,电子产品的标准化特点让其走网销渠道更有现实基础。实体电子产品市场如何留住顾客?体验式消费、差异化服务等为部分实体电子产品专卖店赢得了不错的流量。
赛格电脑城一家联想4S店里,导购员正忙着为客人介绍新款产品。店铺负责人王先生说:“线下不是不能做,关键是看你怎么做。”王先生说,实体店受到冲击是因为之前做得太差了。现在消费者很看重质量和服务,做好了这些,线下一样有市场。王先生认为,为消费者提供专业的软件指导、优质的售后服务是线上平台很难做到的,这些恰恰是线下的优势。
除了增值服务,消费者也越来越看重购物体验。西安市益田假日世界购物中心的小米专卖店里,店员正在指导消费者体验一款平衡车。“平衡车、VR眼镜这类商品,消费者更倾向于线下体验式的消费。这样一来,即使线上线下同价,顾客也会倾向于在我们的线下门店购买产品。”该专卖店店员说。
市场变迁折射消费升级
电子产品市场的变化恰恰见证了PC时代的辉煌与没落。
20年间,中关村、华强北这些国内知名的电子产品市场已成明日黄花。2015年,中关村地标性建筑e世界由电子产品卖场转型为科技金融中心。曾经的“中国电子第一街”——深圳华强北电子产品一条街,经过4次停业装潢、转型改造,从大卖场转向创客中心。国内电子产品市场似乎集体进入寒冬。
不过,就在2016年,深圳华强北创造了VR盒子出货超千万台的纪录。通过产业升级,借助微信、百度等网络入口,华强北试图引导消费者来实体卖场消费。
华强北的逆袭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消费升级时代,商家如何适时而动抓住消费需求?零售业有个有趣的说法:世界上只有两种便利店,7-eleven和其他便利店。如同资本雄厚、来势汹汹的无人便利店经过一番较量,仍不能撼动社区夫妻店的市场一样,主导新零售的是供给,更是需求。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商家需要适应变化,创新技术手段,满足新的消费需求。如同小米体验店的火爆、华强北的逆袭一样,关注消费者,紧盯市场需求,电子产品市场的未来将有更多可能。
晓霞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网易微博
0
版权所有:西北信息报社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陕ICP备05010893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6100004000028
地址:西安市新城·省政府大楼7层15号 电话:029-87292915 电子邮箱:xbxxb@xbxx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