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返回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通信
第04版:农业
第05版:延安之窗
第06版:法制
第07版:财经
第08版:娱乐 公益广告
标题导航
全国道德模范张红萍
小毛驴圆了一村人的幸福生活梦
扶贫干部当“红娘”贫困户喜结连“李”
“小邵书记,真顶用!”
这个老袁,你咋就偏偏恋上了这片土地?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这个老袁,你咋就偏偏恋上了这片土地?
本报通讯员 张萌 张建刚
袁志强,黄龙县瓦子街镇一名普通的乡镇干部,大家喜欢叫他“老袁”,送他昵称“强哥”。他没有什么惊人壮举,就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基层党员,在乡镇默默无闻干了大半辈子,平凡朴实。为什么提起他?让我们走进袁志强的光影生活。
强哥很强,他是工作的“多面手”
1991年12月,袁志强复原到小寺庄乡政府(现在的瓦子街镇小寺庄村)。当兵出身的袁志强,时刻以军人的标准要求自己,从起初的团干到后来的会计,4年里,无论什么工作他都尽心尽力、尽职尽责,也正是这种精神,让他很快脱颖而出。1997年,也是他参加工作的第五年,全县筑起了小康梦,出类拔萃的袁志强凭着自己扎实的工作经验和端正的工作态度,成了小寺庄圣君庙村的副主任,这对于他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岗位,也是一个全新的挑战。
“当时县上提倡‘双万工程进万家,干群连心奔小康’,我就想借着这个机会为群众干点实事”袁志强说。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小寺庄路远偏僻,回一趟家要好几个小时,他干脆把家人接到乡上,把家安在这里。有一次,已经很晚了,突然开始打雷,这可让他着了急,老乡的玉米还在院子里晒着呢,这一下雨,玉米容易发霉,大半年的“辛苦钱”就没了。他赶紧骑着自行车赶往村里,果不其然,黄灿灿的玉米还睡在地上,他心急如焚,一边喊人一边就近帮助大家收玉米,直到将铺开的玉米全部收起来又用篷布盖严,才松了口气。“多亏了袁主任,要不我这玉米估计粮站都不敢收”村民感激地说。
也许是军旅生涯的磨砺,袁志强总是把工作需要当做“命令”一样执行。两年后,双万工程任务完成,他又回到乡政府当起了党委文书,干起了会计老本行。
2001年撤乡并镇,原来的小寺庄乡和瓦子街合并为现在的瓦子街镇政府,人员和岗位重新调整,袁志强开始担任计生办助理一职,说是助理,其实就是他一个人,但是工作期间,大到管理服务,小到报表报送,他从来未遗漏过,也因此大家叫他“强哥”。
2015年,他凭着自己的耿直和廉洁,当上了“后勤部长”,大家都亲切的称他为“袁部长”。这个部长可不是一壶茶一整天的高规格,而是忙起来一刻都没有空闲的“苦差事”,别的不说,仅仅是一个花园、一个水就能让他足足跑一天。
一年四季,花园里的杂草清理、树形修建都归他负责,早晨,我们都还没起来,就听见油锯轰隆的声音,不用看,我们就知道部长又在给它的花花草草“整容”。他经常自嘲说“它们也是我的兵”。不仅如此,部长还掌管着水、电、暖气等一些列杂事。
每年一入冬,用水就成了机关院里的大难题。袁部长像照顾孩子一样照顾着水管,生怕一冻大家都没水用,但是这个办法在最冷的时候依然没用。后来他跟领导协商,在院子的最左边安了水泵,每天固定给大家抽水,保证正常用水。除此之外,谁的暖气不热了,都会找他。去年,财政所暖气管道堵塞,房子冷的像冰窖,强哥知道后,带着工具亲自上门找问题,修好后,又反复的问供暖情况,直到恢复正常,才彻底放下心来。
2016年,人事调整,单位会计职位空缺,不懂专业的人还干不了,于是袁志强摇身一变又成了“袁会计”,发工资、报账、做表,忙上加忙。大家都说“强哥不老,干的比年轻人都多”,他笑笑说:“我觉得干啥都行,都是给大家服务,会计虽然累了点,我全当锻炼身体了。”
老袁不圆,他是群众的“贴心人”
“有困难,找老袁。”在瓦子街镇政府,这句话早就深入人心。
老袁,其实不老,大家叫他“老袁”,是因为他在这个地方扎根25年“不挪窝”,是这里的元老级人物,也是大家心中的老大哥。
今年4月,政府的卫生间供水出了问题,无奈之下,只能把门锁起来,大家去外面上厕所,但是这样既麻烦又耽误时间。老袁觉得自己以前修过,就带着现有的工具开始检查问题,他发现是上水的水阀坏了,所以水压跟不上。找到问题之后,他联系水保站定丁忠安站长,两个人一起想办法,直到深夜12点,收拾好一切,他才从回到自己房子。
“不管是份内份外,只要老袁能做的,他都来者不拒、随叫随到。”党委文书李长安说。
“我的门坏了是他给我修的”、“我的灯是他帮我接的线”每次提到这些,话题永远说不完,大家都说老袁做的这些细微小事比彩虹更耀眼。
知足感恩,始终有个好心态
在基层工作的人比比皆是,但是跟他一样一呆就是几十年的人少之又少。“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连老袁自己都不记得送走过多少基层人,送走了几届书记镇长。也是因为长年呆在乡镇,饮食不规律,身体状况愈加下降。前年,他因为身体不适,生了一场病,医生再三嘱咐他注意休养,避免劳累。可是刚刚缓过神的他,又开始像以前一样当起了单位的“热心人”,家里的“陌生人”。
“那么多人都回城了,你就不想离家近点”也有人这么问他,他却平淡的说:“我在乡镇呆惯了,回去还睡不着呢。”
人生如棋,繁华迷眼。大家都说强哥有着“不为丘壑难平而癫狂,不为遭遇挫折而沮丧,不为壮志难酬而悲伤”的大情怀。今年是老袁在基层的第25个念头,25年里,他没有豪言壮语,却用点滴温暖着大家,用小事尽着自己的本职。面对名利和诱惑,他心如止水,面对荣誉和赞赏,他不骄不躁,用自己执着的信念和坚定的毅力,一如既往的谱写着平凡人的华彩乐章。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网易微博
0
版权所有:西北信息报社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陕ICP备05010893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6100004000028
地址:西安市新城·省政府大楼7层15号 电话:029-87292915 电子邮箱:xbxxb@xbxx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