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四梁八柱”新格局让金城大地路畅民安
——兴平市治超治限工作侧记
  本报记者 符备战 通讯员 许建刚
  “今天我们真是收获不少,兴平的经验做法非常成功,我们一定要向交通部领导汇报,争取能写进明年工作计划,推广兴平经验。”2017年11月17日,国家交通运输部规范公路治超专项整治行动省际互检工作组赴兴检查交通执法检查,给出了这样的评价。
  面对这样的民声和民怨,兴平市委、市政府在充分调研、分析原因之后,于2015年11月28日抽调90名工作人员,创新性地组建了兴平市交通执法大队,作为治理公路运输超限超载及突出交通问题工作的临时性常设机构。
  确定由市政府牵头抓总,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具体包抓,公安、交通等部门对大队执法进行业务指导的工作模式;探索形成了以“四梁八柱”(即:以“查、防、控、监督”四位一体工作机制为总揽,建立“一超五管”执法模式、“双卡四巡”勤务模式、科技治超对接模式、源头治理联动模式、路面巡查监督模式、违法处置三审模式、执法环境优化模式、宣传教育常态模式等八项工作模式)为主体的全新交通治超管控格局。
  因道路运输证大意脱审,又抱有侥幸心理的武功县长宁镇的货车司机张先生,说起他被罚,直言:“被罚心里肯定不高兴,但想到别的地方因为超载,导致路面破损,坑大人还不安全,修车费用还大,对比之下,路更平了,钱挣多了,人更安全了。”
  说起现在的变化,兴平市交通执法大队大队长夏晓冬告诉我们:“大队没有成立之前,群众对超载超限现象深恶痛绝,往往是白天修补,晚上烂掉。现在可以说是处处路畅民安,自大队成立之后,没有因超载超限引发一起人员死亡的交通事故造。”
  现在,兴平还流传着这样的路况顺口溜:“兴平路面真的平,人走路上顺畅行;兴平路面宽又靓,人的感觉不一样”。现在,该市治理公路运输超载超限的成效在全省范围内独树一帜,成为全省首家实现治超全区域视频监控和全省首家实现道路运输无私改运营车辆的县区,治超工作也被誉为兴平市近年来最得民心的工作之一。正是有了这些经验和成绩,国家交通运输部规范公路治超专项整治行动省际互检工作组赴兴检查刚结束,检查组陪同人员、咸阳市交通局领导立即向兴平发来微信表示祝贺:“你们的经验震撼了部省检查组!兴平给咸阳、陕西增了光,添了彩!”

版权所有:西北信息报社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陕ICP备05010893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6100004000028
地址:西安市新城·省政府大楼7层15号 电话:029-87292915 电子邮箱:xbxxb@xbxx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