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
晒晒2017年陕西博物馆的“成绩单”
  本报记者 魏建军
  文物普查摸清家底、建设社区博物馆、评选首批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在刚刚过去的2017年,陕西博物馆工作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重要论述和来陕视察工作时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按照“保护文物,传承文明,发展文化”的工作目标要求,不断发挥博物馆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民众文化自信方面的重要作用,全省博物馆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 
  可移动文物数量居全国第二
  历时五年的陕西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圆满完成,2017年4月13日,陕西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普查成果:文物普查工作开始于2011年,2016年底圆满结束,通过5年的普查统计,陕西国有可移动文物收藏量为3009455套7748750件,位列全国第二。同时,基本建成了国有可移动文物信息资源库,初步实现了国有可移动文物资源标准化、动态管理化。
  通过普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数据库,在全省各文物收藏单位共建立290余个连接点,文物信息的使用更加便捷。以普查数据为基础,进一步完善网上虚拟博物馆的建设,为更多的游客提供文物资源服务。陕西省文物局在陕西数字博物馆的建设基础上,相继推出陕西数字博物馆互联网版、移动版、口袋版、文物三维数字魔卡等智慧化博物馆的建设。 
  三大博物馆建设开工
  2017年12月28日,陕西考古博物馆和秦始皇帝陵铜车马博物馆正式开工建设。陕西考古博物馆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总投资约5.4亿元。
  秦始皇帝陵铜车马博物馆建筑面积约8000平方米,为地下一层和屋面覆土绿化建筑,总投资1.895亿元,计划2019年10月建成。新建成的铜车马博物馆将利用多种手段,多角度展现铜车马内涵元素,并利用VR等数字技术提升参观体验,让观众零距离感受国宝魅力。
  2017年,西安碑林博物馆文化项目启动,总占地约42.15亩,北区拟建设新博物馆,东区拟建为碑林文化创意区及文化互动区,西区拟建为碑林学院及青少年书法教育基地。 
  万余人参与“陕西历史文化使者”评选
  2017年4月13日,由陕西省委宣传部、省文物局主办,陕西省博物馆协会、陕西省博物馆教育联盟承办的2017年“陕西历史文化使者”评选活动正式启动。
  活动分初赛、复赛和决赛环节,共有来自全球9个国家29个省份和地区的12794名各行各业的选手参与比赛,年龄最大的75岁,最小的12岁,最终评选出20名“陕西历史文化使者”,并被相关博物馆聘请为“特邀讲解员”,参与陕西各文博单位的历史文化宣讲,弘扬中华优秀历史文化。 
  发布第一批25家“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
  2017年8月31日,陕西省文物局向社会公布第一批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25家。11月举办全省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建设培训班,为25家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授牌。这些基地将充分发挥文博单位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积极作用。 
  据了解,25家陕西首批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是从全省申报的111家中遴选出来的,全都是文物系统、行业和非国有博物馆(纪念馆)中的代表性单位。
  打通社区博物馆“最后一公里”
  社区博物馆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留住群众乡愁、坚定文化自信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陕西省文物局于2017年11月举办全省社区博物馆建设培训班,对条件成熟的12家社区博物馆授牌。
  社区博物馆建设旨在解决在新型城镇化建设、新农村建设和移民搬迁等工作中产生的文化割裂,解决文化发展不平衡和发展不充分的问题,并由此构建起省、市、县、乡镇、社区五级博物馆体系,打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最后一公里”,让社区博物馆成为寻乡愁、寻记忆、寻根脉的精神家园。 
  举办全省规模最大讲解比赛
  2017年10月23日至27日,由陕西省文物局主办,汉中市文物局承办,陕西省博物馆协会、陕西省博物馆协会社教专业委员会、陕西省博物馆教育联盟、陕西省青年文博志愿者联合会、汉中市博物馆协办,以“保护、传承、发展”为主题的2017年全省文博系统讲解比赛在汉中成功举办。
  本次比赛分为专业组、志愿者组两个类别,其中专业组设中文组和英文组比赛。分初赛、复赛、决赛三个阶段进行。初赛由各市和省内9家国家一级博物馆自行举办,按照分配名额上述单位共组成21个代表队,103名选手参加复赛和决赛,是自1986年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全省性讲解比赛。 
  跨界合作推动博物馆事业全面发展
  陕西省文物局积极贯彻落实《“互联网+中华文明”三年行动计划》,组织全省文博单位积极申报“互联网+中华文明”示范项目,其中“丝绸之路特色文物虚拟展示平台研发及应用示范”“秦陵文化遗产价值传播及人文旅游示范”等7个项目被列入国家文物局互联网示范库,占全国入选项目总数的10%。
  与陕文投等单位签订“互联网+中华文明文博创意产业联盟”战略合作协议,建立“丝绸之路”国际文创交流基地;与中国移动陕西公司合作启动了陕西首届历史文化动漫游戏大赛,已收到来自全国各地团队和个人的参赛作品3860余件,极大地挖掘文物内涵,推动文化产业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科技创新联盟”成文物保护“助推器”
  充分利用陕西省内5家国家重点科研基地和“陕西省文物保护科技创新联盟”平台做好馆藏文物保护科技创新,博物馆文物科技工作成绩斐然。
  陕西省文物局与西北工业大学组建“材料科学与考古研究中心”,并成立“西北工业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与西安交通大学合作的《微纳米硅基杂化材料的研制及其在风化砖石陶质文物的保护应用》获2017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该院与西安交通大学联合承担完成的《中国古代彩绘的指纹识别及有机/无机杂化材料保护关键技术和应用》获得2017年度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进一步彰显陕西博物馆文物科技保护的实力。

版权所有:西北信息报社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陕ICP备05010893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6100004000028
地址:西安市新城·省政府大楼7层15号 电话:029-87292915 电子邮箱:xbxxb@xbxx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