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六直四交特高压工程全面竣工
  本报讯(记者 吴鹏飞 实习记者 周生来)12月25日,记者从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特高压交直流工程全面竣工大会西安分会场获悉。2014年以来,国家电网先后总投资2200亿元,工程跨越16个省(区、市),建设了10项(六直四交)特高压工程,形成“西电东送、北电南送、水火互济、风光互补”的能源互联网新格局。 
  促进能源基地电力开发与外送
  我国西部、北部地区能源资源丰富,80%以上的能源资源分布在西部、北部,能源基地距离东中部负荷中心1000-4000公里,实施大规模“西电东送”、“北电南送”是我国能源发展的重大战略。全面竣工这10项特高压工程可以新增1.5亿千瓦新能源接入和消纳能力,有力推动西部、北部清洁能源大规模开发外送,破解大型能源基地“窝电”困局,推进火电、风电、太阳能发电联合外送,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扩大新能源消纳范围,有力促进当地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拉动经济增长,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
  特高压电网投资大,产业附加值高,物质资源消耗少,中长期经济效益显著,具有产业链长、带动力强等优势,可有力带动电源、电工装备、用能设备、原材料等上下游产业,推动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根据投资估算,这10项特高压工程,每年可拉动GDP增加约722亿元,带动装备制造业产值增加约902亿元,提供就业岗位根据投资估算约17万个,送电省份与受电省份都能直接获益,有力支撑国家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战略部署。 
  推动东中部地区大气污染防治
  目前,华东、华北地区燃煤电厂分布密集,严重超出环境承载能力。在西部、北部能源基地集中建设大容量燃煤坑口电站及新能源电厂,通过特高压工程外送,煤炭综合利用效率高、排放治理效果好。这10项特高压工程,每年可减少燃煤消耗1.8亿吨,减排二氧化碳3.2亿吨、二氧化硫88万吨、氮氧化物94万吨,可显著改善东中部环境质量,为打赢蓝天保卫战提供有力支撑。

版权所有:西北信息报社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陕ICP备05010893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6100004000028
地址:西安市新城·省政府大楼7层15号 电话:029-87292915 电子邮箱:xbxxb@xbxx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