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返回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通信
第04版:农业
第05版:咸阳之窗
第06版:法制
第07版:财经
第08版:专刊
标题导航
健康扶贫让贫困户乐享“健康红利”
卧床九年终能下地行走汉江医院创造生命奇迹
汉台网安大队召开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会
党旗领航脱贫之路“三变”搭起致富之桥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党旗领航脱贫之路“三变”搭起致富之桥
——洋县磨子桥镇抓党建促脱贫工作纪实
本报记者 王新华 王小涛
“作为全镇基层党建及脱贫攻坚第一责任人,我一定要努力实现党建和扶贫工作并驾齐驱、互动双赢!“汉中市洋县磨子桥镇党委书记王宝庆说起抓党建促脱贫工作,信心十足。
围绕“建强基层党组织,打赢脱贫攻坚战“总体目标,磨子桥镇全体干部群众齐心聚力,奋力拼搏,基本实现了党建与扶贫工作双丰收。日前,该镇党委被洋县县委授予“抓党建促脱贫工作先进党委”荣誉称号。
磨子桥镇位于洋县南部,辖31个行政村1个社区,有55个党组织1841名党员,贫困户1553户4927人。近年来,该镇始终把抓党建促脱贫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坚持“党建引领、脱贫统揽”工作思路,狠抓基层组织建设,党员引领示范,产业带动发展,形成了抓党建促脱贫、以脱贫带党建的良好局面,实现了二者的互动双赢。
建强组织 筑牢脱贫攻坚“桥头堡”
农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全靠领头羊。为建强基层党组织,该镇党委从转变支部书记理念、整顿软弱涣散支部入手,通过量化考核、排名通报、优胜劣汰、奖罚兑现等方式,强力整治,全镇党建工作形成了“要我抓、被动抓”转为“我要抓、主动抓”的良好局面。一年来先后对村“两委”成员集中轮训2次,对4名村支部书记和5名村文书撤换,将135名高学历年轻人和致富能手列为入党积极分子和村级后备干部,重点培养,以此选好配强村“两委”班子。目前,各村党支部凝心聚力抓党建,全力以赴攻脱贫,基本实现了党建工作与扶贫工作同频共振、良性互动。
深化作风建设,扎牢“纪律藩篱”。该镇建立健全党委履行党风廉洁建设主体“四个责任”清单,认真落实“五书两册”制度,把政治教育和廉洁警示教育相结合,不断提高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和廉洁从政意识;把开展“激情干事、干净做人、追赶超越”活动作为契机,推进部门承诺和个人承诺制度,实现以作风建设推动效能建设,增强机关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活动载体的不断丰富,凝聚起了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推动脱贫攻坚的坚强力量。
引领示范 打通脱贫增收“肠梗阻”
决胜精准脱贫,实现“先锋富民”,关键在于支部引领、党员示范、带头致富、产业增收。该镇党委从多方面入手,充分发挥支部和党员在脱贫增收中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党委牵头,科学布局产业。结合自然条件和产业发展实际,该镇党委统筹谋划,科学布局,已经初步形成了平川米菜、丘陵烟果、山区药菌的产业发展布局。
党员带动,百姓发展意愿强。普通群众在产业发展上往往喜欢跟风学样,缺乏敢闯敢干的精神。因此,磨子桥镇党委、政府动员广大党员和致富能手先行试点,典型示范,引领发展。目前已有12名党员干部带头栽植茯苓140多亩,引领效应良好。镇党委还安排专业合作社向贫困户承诺保证不亏损,解决其后顾之忧,增强了贫困户发展产业的积极性。
支部推动,扶贫路上不掉队。为使贫困户都能够增收致富,对没有生产能力的贫困户,村党支部通过集中托管甚至代办包办形式为各户发展产业。沙溪村利用陕西省交警总队帮扶的优势,积极协调争取项目资金,为全村50多户贫困户每户集中托管养殖西门塔尔牛一头。二龙村为各贫困户每户集中托管袋料香菇300袋,为自身产业发展滞后的18户贫困户每户集中托管养羊10头。
三变改革 插上脱贫致富“金翅膀”
按照县政府“5115”产业脱贫工程要求,磨子桥镇积极动员各贫困户加入合作社,由合作社统一提供种苗技术和市场销售,建立统一的产业发展基地,帮助贫困户脱贫增收。目前该镇共成立扶贫互助合作社31个,吸纳社员2071户,其中贫困户1270户,六个贫困村均率先实现了贫困户100%入社目标。
扶贫互助合作社还不断探索“三变改革”本土化推进模式,将土地、家禽家畜变为股权,将积蓄、产业奖补资金变为股金,入社的农户都成为扶贫互助合作社的股民,以贫困户自主创业、合作、托管和合作社吸纳劳动力等方式为主导,实施“借鸡还蛋”“借苗还果”“借袋还菇”工程,对全镇1500多户贫困户实现产业帮扶全覆盖。磨子桥社区依托洋县丽农种植专业合作社率先一步探索“三变改革”落地生根开花模式,以每亩每年1000元流转土地210亩,除五保、孤儿外27户贫困户全部加入合作社,今年每户认领4亩猕猴桃和1.5亩西瓜,以产业奖补资金作为股金,真正成为合作社的股民,预计年底每户可分红300至500元。同时,二龙村的香菇、养羊基地,龙新村的魔芋、有机水稻基地,沙溪村的养牛托管基地,一心村的元胡乌药基地,八一村的椴木香菇托管基地,磨子桥社区的猕猴桃基地,都已初具规模,发展势头良好。
风正劲,党旗飘扬。2016年磨子桥镇完成农业总产值4.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552元。全镇655户2100人如期脱贫。该镇连续多年在全县目标责任综合考核中均获优秀等次,先后被县委、县政府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抓党建促脱贫先进党委”等40余项荣誉称号。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磨子桥镇党委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前进,攻坚拔寨,全力以赴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网易微博
0
版权所有:西北信息报社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陕ICP备05010893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6100004000028
地址:西安市新城·省政府大楼7层15号 电话:029-87292915 电子邮箱:xbxxb@xbxx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