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返回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工业
第04版:环保
第05版:文化
第06版:医疗健康
第07版:评论
第08版:专刊
标题导航
确保贫困家庭大学生100%就业
“高索”钢丝绳“远飞”海内外
陕西康振生、王双明荣膺中国工程院院士
贫困老人的虎头鞋
发现问题从严从重处理
第三批国家小微企业“双创”示范基地公布
西安设立50亿元特色小镇专项基金
图片新闻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脱贫攻坚 奋力争先
贫困老人的虎头鞋
本报记者 刘宏良 通讯员 白少帅
摆在桥口的民间手工鞋琳琅满目,一双双别出心裁,吸引着过往路人的眼球,真是美不胜收。“单鞋三十,棉鞋四十”,这是从集市上一位卖鞋老人那里传来的吆喝声。
马妙侠,泾阳县桥底镇席杨村人,现年64岁,因家庭变故等诸多原因多年来一直一个人生活,又因年事已高,患有慢性病,生活贫困,常年靠售卖手工鞋等赚取生活费。方圆几里的人都知道她有一门拿手活,就是手工制作虎头鞋、猫儿鞋、猪头鞋、虎头帽、老虎枕、印花鞋垫……她是逢集就赶,农历一、四、七、九你准能在桥底集市的泾惠渠桥头上看到她一针一线纳鞋的身影,她也会搭车去王桥、云阳等邻镇赶集。
她说,做鞋也是很有讲究的,图案看似简单随意,却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老虎为百兽之王,龙生云、虎生风,百兽见而躲之,人们喜爱其八面威风的形象。民间手工制品、布艺中使用的传统图腾,除日月山川,就是龙凤虎麟,虎枕、虎鞋、虎帽和其他虎饰品便应运而生。猪的图案也是很有深意的,越是单传的孩子,家人越怕身体不好,更怕病多。人们就又有了一个观念,像养猪一样养单传的孩子,任其生长。随之,在服饰中开始出现了猪文化,穿着猪鞋,戴着猪帽。现在陕西关中地区依然流行着“猫看着,虎管着,像猪一样养着”的意识。
马妙侠老人说,我不识字,我都是照着图在纳,多么质朴的回答。一针一线,她用精湛的工艺纳出了栩栩如生的图案,缝出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精美手工鞋。这看似简单的一双鞋子,却要从打袼褙、纳鞋底、做鞋帮、绣虎脸、掩鞋口,直到把鞋帮和鞋底缝到一起,再经过一番装饰,一道工序都不能少,等扎上胡须,缝上带子之后,才算得上一件完整的作品。这一双双纯手工制作的布鞋既舒适耐用,又具有艺术水准,但马妙侠老人因没人帮忙,自己一个人又要费时去做,又要出去卖,所以,销售量一直很有限。靠卖手工布鞋得来的收入难以维持生活。
今年,泾阳县委组织部、县电视台包抓桥底镇席杨村精准扶贫工作,扶贫走访过程中,得知贫困对象马妙侠老人有这一手艺,她手工制作的鞋子很精美,质量好、外观漂亮、穿着舒服,却由于知道的人少,不得不常年赶集售卖,不但费时,销量也不大,并且家里屯了几箱货。面对老人的这一困境,两家帮扶单位及桥底镇政府决定帮助老人销售鞋子,先后多次通过泾阳县电视台、美丽桥底微信公众平台、个人微信号等新媒体进行广泛宣传报道,并组织帮扶干部大量宣传,同时,也积极联系县政协、慈善协会等部门,帮助老人销售家里屯货。截至10月份,共帮助老人销售棉鞋、单鞋、成人鞋、小儿鞋等各类手工鞋子90余双,增加收入6000余元。不仅如此,帮扶干部每次走访马妙侠老人时,总要询问她的生活情况,鼓励她继续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在大家的共同帮助下尽快脱贫致富。
一针一线皆手工,一对一双总关情。每一双鞋都承载着马妙侠老人的脱贫愿望,都蕴藏着帮扶干部的实际行动,每一分收入都坚定着她的脱贫信心。我们坚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她定能早日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网易微博
0
版权所有:西北信息报社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陕ICP备05010893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6100004000028
地址:西安市新城·省政府大楼7层15号 电话:029-87292915 电子邮箱:xbxxb@xbxx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