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商州:让农村环境有“颜值”
   本报讯(记者樊红 通讯员南荣民 何舒雅 白鹿)近年来,商州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始终坚持以“清洁田园、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能源”为目标,以饮用水源地保护、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处理、村容村貌治理为重点,大力实施山、水、林、田、路、院环境综合整治,使全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该区先后投资1.51亿元,在腰市、板桥、杨斜等13个镇50个村实施水源保护工程27处;建成日处理2000吨污水处理厂1处,A/O+人工湿地36处,配套截污管网16公里,垃圾填埋场15处,垃圾压缩中转站2座,垃圾资源化处理设施2处;配发果皮箱200余个、垃圾桶2826个、手提式垃圾桶13.6万个、自卸式垃圾箱855个、人力三轮垃圾车956辆、电动三轮保洁车21辆、机动三轮垃圾车7辆、垃圾清运转运车74辆。生活垃圾实行“户分类、村收集、镇处理”;投入5000余万元,硬化村与村之间、村与组之间道路107公里;累计投入3000余万元,实施农村危旧房改造2940户。同时,投资5.8亿元,扎实推进以民居改造、景观点缀、村庄绿化、美化、亮化、硬化等为重点的村容村貌改造。打造了秦岭原乡三岔河、水色竹韵何家塬、古村恬淡王山底、美丽如画江山村、运动休闲北宽坪等一批“望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
  为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由突击攻坚向常态化、规范化轨道迈进。一是建立经费保障机制。区政府将环境治理设施管理维护费用列入财政预算,每年每镇基准经费5万元,每村基准经费0.4万元。二是建立农村环卫保洁机制。镇村保洁员由区人社局统一招聘,1500人以上的村配3名、1500人以下的配2名。三是建立村民自治机制。积极推行村组(社区)自治管理,通过制定村规民约、环境公约、卫生公约等,将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的责任落实到村组干部、居民住户,并辅以奖惩措施。四是建立督查考核机制。区政府每月检查1次,每季度评比通报1次。对评比靠前的镇办全区通报表扬,并在区电视台介绍经验。对工作靠后的,对镇办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并在电视和政府门户网站上曝光,连续3次评比末尾的镇办,对党政领导启动组织追责措施。

版权所有:西北信息报社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陕ICP备05010893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6100004000028
地址:西安市新城·省政府大楼7层15号 电话:029-87292915 电子邮箱:xbxxb@xbxx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