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返回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通信
第04版:农业
第05版:延安之窗
第06版:法制
第07版:财经
第08版:专刊
标题导航
上半年农业农村经济运行稳中向优稳中向新稳中向绿
中科院植物所葡萄科学研究结硕果
陕西出台林业科技扶贫实施方案助力特困地区脱贫
浅谈苹果拉枝技术
陕西省布设土壤详查监测点位15554个
丹凤荣膺“国家卫生县城”称号
澄城县成功跻身国家卫生县城
一张明白卡让干群间的心更近了
陈仓区:干部下地帮贫困户摘花椒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浅谈苹果拉枝技术
苹果,又名柰、频婆、天然子,苹果为蔷薇科苹果属植物的果实。苹果酸甜可口,营养丰富,是老幼皆宜的水果之一。它的营养价值和医疗价值都很高。每100g鲜苹果肉中含糖类15g,蛋白质0.2g,脂肪0.1g,粗纤维0.1g,钾110mg,钙0.11mg,磷11mg,铁0.3mg,胡萝卜素0.08mg,维生素B1为0.01mg,维生素B2为0.01mg,尼克酸0.1mg,还含有锌及山梨醇、香橙素、维生素C等营养物质。中医认为苹果有生津、润肺、除烦解暑、开胃醒酒、止泻的功效。现代医学认为对高血压的防治有一定的作用。欧洲人说:“一天吃一个苹果,医生远离你”。加拿大人研究表明,在试管中苹果汁有强大的杀灭传染性病毒的作用,吃较多苹果的人远比不吃或少吃的人得感冒的机会要低。所以,有的科学家和医师把苹果称为“全方位的健康水果”或“全科医生”。苹果作为我们陕西省主要经济作物之一,笔者就在苹果培育中拉枝技术谈一谈自己的见解。
一、拉枝
拉枝可有效地抑制苹果幼旺树营养生长,促进生殖生长,使其早结果、早生产,达到提高早期经济效益的目的。拉枝在一年之中都可进行,但春末秋初拉枝效果最好,即每年3-4月、8-9月,而不宜在果树休眠期进行。在冬季和早春,果树处于休眠期,树液尚未流动,其枝干脆硬,此时拉枝易损伤枝干皮层组织,基角部也易拉劈裂。树体旺盛生长期拉枝,易萌发背上直立枝,并且后来生长的枝条会重新抬头,失去拉枝效果。通过拉枝养分回流受阻,提高了树体各部位营养积累,使枝条内碳氮比值处于合理水平,有利于花芽分化。(一)拉枝角度
一般骨干枝拉枝至90°,与地面呈水平状。对长势强旺树枝条应拉至斜生下垂状,主枝越粗角度要求越大,以均衡树势。
(二)拉枝方法
拉枝前先剪除过密枝、重叠枝、不充实的细弱枝等。1~2年生枝应“先拿后拉”,即左手在下、右手在上,把枝条从后部至梢部轻微下曲,然后拉枝开张角度、调整方位。
(三)拉枝注意事项
1.所拉枝条长度应在1米以上,过小则可采用拿、压、别等方法开角。
2.幼旺树开角以2~3年生为宜,不要一次性完成,可分年度逐渐进行,做到长树、成形、结果相结合。
3.拉枝后背上抽生的旺条,可利用培养成中小枝组,过密及时疏除。
4.绳绑缚部位应选择好,否则会造成基角小、枝头下垂、中部弓部位冒条现象,影响延长枝生长。
苹果树拉枝,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工作,必须认真地对待。具体操作时应避免以下八方面的弊端。
(一)忌不看对象
主枝、辅养枝不够开张的、背上生长强壮多年不结果的枝条,应进行及时拉枝;弱树及萌芽率较低的品种不宜进行拉枝。
(二)忌时期不当
苹果树冬剪时不宜拉枝;树体旺盛生长期不宜拉枝。(三)忌拉后不管
拉枝后,应定期进行检查,以免绑绳勒伤木质部,枝条负载下垂。拉枝程度一般以枝条“放而不复”,即2个月左右,松解绑绳后不恢复原状为宜。
(四)忌拴绳硬拉
对多年生较粗大枝,切忌拴绳硬拉。正确的做法是:先用左脚掌朝上蹬住枝条基部背面,双手紧握枝条中上部,上下活动几次,使枝条软化。
(五)忌拉下弃上
切忌只拉下枝,不拉上枝,需上枝下枝同拉。
(六)忌一律拉平
切忌不分主枝、营养枝,一律拉平。拉枝的适宜角度一般为:小冠疏层形60—70度,纺锤形70—90度,辅养枝80—90度。
(七)忌一绳多枝
切忌把几个枝条绑在一起往下拉。如果有两个以上的枝条需进行拉枝,要一枝一枝地进行,使其充分占据空间,枝枝见光,均匀合理。
(八)忌拉弓形枝
切忌图省事、怕麻烦,一拴即拉,把枝条拉成弓形。正确的做法是:拉枝前,先把枝条从下到上反复揉捏,使枝条有轻微的损伤但不折断,然后把绳头固定在地下,另一头在枝条上绑以活扣固定,使枝条达到规范角度即可。
在苹果日常管理中注意科学有效的方法对果树进行嫁接和拉枝可以帮助果树达到早结果、增产等效果。促进果树发育,促进经济效益。
左艳 冯应梅
(作者单位:宝塔区园艺技术服务中心)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网易微博
0
版权所有:西北信息报社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陕ICP备05010893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6100004000028
地址:西安市新城·省政府大楼7层15号 电话:029-87292915 电子邮箱:xbxxb@xbxx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