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返回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砥砺奋进的五年 聚焦丝博会
第03版:工业
第04版:环保
第05版:砥砺奋进的五年 聚焦丝博会
第06版:医疗健康
第07版:评论
第08版:专刊
标题导航
为大气减负 为蓝天低碳
我国成功研制世界首座大型智能海上养殖装备
西安浐灞生态区举行投资环境推介会
快递企业打造“绿色物流”
机动车快速增加致污染防治更紧迫
陕西启动二季度全省空气质量专项督查
把自然搬进建筑里
可燃冰,让我们远离雾霾?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把自然搬进建筑里
一栋建筑就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要让建筑与周围环境完美融合,让人与自然环境实现无缝连接。
我国建筑界的最高奖项梁思成建筑奖今年迎来首位外籍获奖者,他就是来自马来西亚的华裔设计师杨经文。
“我在生态建筑这个领域工作超过40年,期间没有偏离我最初对绿色建筑的追求。能获这个奖项,是对我工作的最大褒奖。”杨经文接过获奖证书时激动地说。
杨经文把一栋建筑看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让建筑与周围环境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让人与自然环境能够无缝连接到一起。
杨经文设计的马来西亚米那亚大厦就是典型的生态绿色建筑。乍看上去,整座大厦像一棵郁郁葱葱的大树。大厦采取蔓延式设计,让植物一直从地上生长到楼的中部,然后穿过楼层向上,从楼顶延伸出来。植物沿建筑表面螺旋上升,所有楼梯、电梯和卫生间都是自然采光和通风。
整个景观设计上,绿色建筑师要考虑生物多样性原则,给动物提供栖息、养育幼虫和捕食场所,这样小动物们也可以在这座建筑中生存下去。“比如当季节产生变化时,小鸟飞走了。建筑师需要知道种什么样的植物才能帮助它们飞回来。”杨经文说。
杨经文是出生在马来西亚的第三代华裔,从小受过严格中华传统价值观的熏陶和培养。上世纪60年代,他就读于英国剑桥大学。杨经文介绍说,“在研究生态设计过程中,我不可避免地被中国风水术所吸引,它可能被认为是中国古代生态设计和规划的方法。”
在剑桥大学建筑系做研究生助理时,杨经文承接了一个设计“自维持住宅”的挑战性命题,设计一所未能连接到城市公共设施的住宅,并有其独立的电力、供水、污水处理和食品生产系统。杨经文认为,虽然有相关的技术可以帮助解决这一难题,但应该以“生态设计”理论为起点。从此,他开始了生态设计理论的研究。
杨经文介绍,在推进生态设计方面,最大的挑战是成本。尽管额外成本可以在5到8年时间内通过能源和水的节约回来,但眼下看,绿色设计成本要高出10%到20%。
杨经文一直秉持这样的理念:建筑要遵循当地的生态环境,大到一棵树,小到一只虫,都能够完好地融合在一起。
李丹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网易微博
0
版权所有:西北信息报社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陕ICP备05010893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6100004000028
地址:西安市新城·省政府大楼7层15号 电话:029-87292915 电子邮箱:xbxxb@xbxx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