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陇县群众“身后事”关怀机制称人心
  “有了‘身后事’关怀机制,老人们的顾虑少了,我们这些常年在外的年轻人也可以放心打拼了!”说起村上开展的“身后事”关怀服务,陇县天成镇范家营村村民王康平深有感触地说。
  近年来,陇县民政局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建立和推行农村群众“身后事”关怀工作机制,作为倡导移风易俗、破除丧葬陋习,解决群众实际困难,增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大事来抓。及时制定和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群众“身后事”关怀工作的通知》,成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明确考核奖惩办法,要求各镇按照先川后原、先易后难和“政府主导、民政扶助、试点先行、稳步推进”的原则以及“一建五有三结合”(一建:建立由村“两委会”成员和群众代表组建的理事会管理落实群众“身后事”关怀机制;五有:有管理运行制度、有治丧服务场所、有相关设施设备、有便民服务队伍、有考核奖惩办法;三结合:与推进小城镇建设和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项目,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相结合,与推行移风易俗、厚养薄葬、丧事新办俭办的殡葬改革新风尚相结合,与转变工作作风、践行为民服务宗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建设服务型干部队伍相结合)的思路积极推行农村群众“身后事”关怀工作机制。同时,及时深入现场指导各村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进一步建立健全管理、服务、运行各项规章制度,努力实现关怀服务标准化,关怀流程规范化,关怀管理精细化,努力打造“惠民殡葬”服务品牌。截至目前,全县共有5镇30多个村先后建立农村群众“身后事”关怀机制,基本达到了“一厅一室一间一场一点(即:吊唁厅、休息室、餐饮操作间、公共活动场、集中安葬点)”的要求,较好地发挥了“关怀‘身后事’、温暖众人心”的作用。
  陇县探索推行的群众“身后事”关怀机制,把日常零星的关怀、不规范的管理,整合成常态化、机制化的管理体系,让群众“身后事”关怀有章可循。关怀的范围面向每一位百姓,有利于联系广大人民群众;关怀的流程既尊重乡土风俗,又有利于文明节俭治丧;关怀的措施既肯定了党员、离任干部和先进模范的工作奉献,又顾全了贫困家庭的实际情况,有利于整个陇县的政治和生态文明建设。白鹿

版权所有:西北信息报社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陕ICP备05010893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6100004000028
地址:西安市新城·省政府大楼7层15号 电话:029-87292915 电子邮箱:xbxxb@xbxx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