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返回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评论
第04版:娱乐
标题导航
陕西即将进入“丝博会”时间
图片新闻
陕西着力推进国家科技惠民计划项目
西安未来5年留百万大学生就业创业
社保待遇平均水平公布
确保一江清水永续北上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陕西省政协召开南水北调座谈会
确保一江清水永续北上
本报讯(记者 李勇)
5月25日下午,陕西省政协召开“南水北调中线水资源保护”月度协商座谈会,就陕南三市在“南水北调中线水资源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建议。陕西省政协主席韩勇、陕西省政府副省长冯新柱、陕西省政协副主席祝列克,部分委员及有关专家学者、基层组织代表出席会议,会议由陕西省政协副主席李晓东主持。
存在问题:保护与发展的矛盾突出
陕南三市污水处理设施普遍给地方财政带来很大压力,陕西省政协委员、西安市雁塔保安服务公司总经理吴向军认为:“除微薄的污水处理费外,80%需地方财政补贴,这对经济落后的县区是一个沉重的包袱,若资金不能及时足额到位,很容易形成全国污水处理的通病——即有钱就处理,无钱就关停,检查时处理,检查后关停。”
据全国第三次水土流失遥感普查结果确认,汉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3.39万平方公里,年输长江泥沙达1.2亿吨。水土流失严重,不仅使水源涵养能力降低,而且造成大量土壤残存化肥、农药等进入河道,污染水质。“陕南三市,既是主体功能区的限制开发区,又是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为涵养水源、改善水质,生态保护的代价巨大,产业发展受限,保护与发展的矛盾突出。尽管汉江被誉为中国‘七大水系’中‘水质稳居最优’的河流,但由于自然、人为和其他因素,仍存在着严重的水土流失,影响着区域内的生态环境。”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研究员上官周平说。
意见建议:把水当成货币储存起来
针对陕南水质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矛盾突出,陕西省政协委员、财政厅科学研究所所长武永义认为:“建议有关部门按照中央关于在2020年建立行政区内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部署要求,设立陕南关中各有关市区联席会议制度,研究探索引汉济渭横向生态补偿问题,破解补多少、谁来补、补给谁、如何管等难题,为逐步建立南水北调中线横向生态补偿机制探索有效途径。”
陕西省政协委员、长安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马致远谈到:“引入‘水银行’概念,争取项目带动,积极筹措资金。陕南三地作为中线重要水源区,有责任提高当地的污水排放标准,提高生态建设质量,加大生态建设和水环境保护的投资,坚决杜绝沿江三类水的存在;同时,也应理直气壮地发声,保护水资源,不仅是供水方的责任,也是获水方的责任。保护水资源是有代价有付出的,应该引入水银行概念。”
据悉,水银行(Waterbanks)是发达国家在水资源调配或水权运作中使用的一种配置手段,即把水当成货币,储存起来,需要时取出,优化水资源时空配置。
采取措施:确保一江清水永续北上
如何确保一江清水永续北上,陕西省政协主席韩勇表示:“南水北调是党中央、国务院为解决我国南北水资源分布不均而采取的战略性工程,是百年大计。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建成通水,实现了几代中国人的调水夙愿。工程虽然已经建成通水,但我们保护水源地水质的责任和重担却不单是一项水利工程,更是一项社会工程、民生工程。因此,我们必须始终把南水北调中线水资源保护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好,做好生态保护工作,抓好水源区特色产业,创新工作机制,进一步明确地方政府的流域治理主体责任和相关部门的指导协调职责,严格落实‘河长’制,定期进行检查与考核,确保一江清水永续北上。”
陕西省副省长冯新柱在听取完与会代表的汇报后,总结了陕西在过去几年“南水北调中线水资源保护”的情况后谈到:“我省作为南水北调中线的重要水源地,始终将确保‘一江清水永续北上’作为重大政治责任,全力抓好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工作。今后,将加大资金投入和生态补偿力度,对水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提供有力保障。结合脱贫攻坚,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循环经济,坚持点面同治,建立汉丹江水源地保护长效机制。”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网易微博
0
版权所有:西北信息报社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陕ICP备05010893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6100004000028
地址:西安市新城·省政府大楼7层15号 电话:029-87292915 电子邮箱:xbxxb@xbxx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