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
榆阳区现代特色畜牧业实现追赶超越新局面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全面推进,各级党委、政府对畜牧业发展越来越重视,农民对养殖增收的期望越来越强烈。虽然榆阳区“十二五”期间畜牧业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与周边神木、横山、靖边等县区相比较,还有一段差距,畜牧业发展还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及短板。一是畜牧产业化水平低,缺乏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二是羊子改良速度慢,饲养品种单一。三是畜禽屠宰等加工业发展滞后,下游产业链短缺。四是缺乏畜禽产品品牌建设,制约养殖业经济效益。
  近年来该区通过开展家庭适度规模养羊建设、配套舍饲养羊示范村建设,创建市、区标准化养羊示范场建设等,养羊业得到了很好的发展,羊子饲养量一直位居全省第一。但肉羊产业发展仍具有一些薄弱环节,如市场需求与生产力水平的不平衡,上游产业非系统性发展对羊子育肥产业发展制约,传统的养殖习惯制约我区羊子育肥产业快速、高效发展的因素,规模化羊子育肥场与土地审批的矛盾等。
  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建设要求,该区2016年进行了肉羊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县建设,总投资2072万元。进行了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榆林浩瀚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建设良种肉羊扩繁场,陕北白绒山羊育种有限公司建设白绒山羊扩繁场。饲草饲料加工体系建设:种植优质牧草2万亩,太阳能节水灌溉技术引进,牧草一体化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畜产品安全体系建设:建成年实现屠宰加工能力20万只肉羊屠宰厂,并在市区建设4个肉羊网络营销品牌店。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培训技术干部200人次,投资9万元,培训养殖企业、养殖户养殖技术2000人次,投资6万元,陕北白绒山羊、肉用绵羊普查鉴定登记投资10万元。
  2017年肉羊产业转型升级建设项目计划;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引进优质陕北白绒山羊,改善羊子品质。扶持建设一个良种肉羊扩繁厂、1个白绒山羊扩繁厂。新建7个羊子人工授精站。开展胚胎移植技术推广。购买绒样分析仪。肉用绵羊胚胎移植技术推广。白绒山羊、肉用绵羊种公羊引进;肉羊繁育体系建设:扶持建设规模养羊场5个;扶持建设家庭牧场30个;扶持建设养羊示范村8个。饲草饲料加工体系建设:购置大型饲草收割机一台;购置大型饲草打捆机一台;购置优质牧草草种;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购置羊肉成分监测设备一套;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培训技术干部、养殖企业、养殖户等。品牌体系建设: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
  “十二五”期间,坚持以“立草为业、草畜并举”为发展目标,实现了草产业与牛羊业同步协调发展。区财政累计投入资金1060万元,发放草种59.4万斤,在全区24个乡镇(镇办事处)完成人工种草107.4万亩,扶持建设饲草加工企业2家。积极争取中央飞播种草、“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京津风沙源治理、国家退牧还草等项目资金1634.73万元。截至2015年底,全区有天然草场428万亩,可利用面积302万亩,人工种草保存面积达到135万亩。
  2017年将积极争取国家牧草产业体系榆林试验站落户榆阳,积极争取划拨农业科技示范园100亩土地作为草种试验基地,扶持建设1个牧草种植加工专业合作社,提高牧草产业化水平。
  按照“提升生产设施设备水平,提升屠宰加工能力水平,提升屠宰工艺技术水平,提升质量控制水平,提升环境污染防治水平”的要求,全面推动畜禽屠宰厂标准化示范创建。到2020年建成标准化定点屠宰示范厂(场)3个,屠宰能力达到50万头只(其中生猪20万头、牛羊30万头/只)。
  今后,榆阳区畜牧局以“追赶超越”为总目标,以“抓党建、强基础、兴产业、促发展”为总体思路;围绕“五大体系建设”战略布局,构建以龙头企业为引领、合作社为主体、家庭牧场为基础、养殖示范村、示范户为补充的现代畜牧业生产经营格局,形成主体多元、协调互补的畜牧业经营体系,最终实现布局优化、结构优化、资源利用方式优化的新型生态畜牧业新模式。

版权所有:西北信息报社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陕ICP备05010893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6100004000028
地址:西安市新城·省政府大楼7层15号 电话:029-87292915 电子邮箱:xbxxb@xbxx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