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返回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通信
第04版:农业
第05版:延安之窗
第06版:法制
第07版:财经
第08版:专刊 娱乐
标题导航
醉驾入刑根本不存在松绑之说
法官六次调解亲戚当庭获赔30万元
北京破获特大制售盗版图书案
咸阳中院举办“据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N”专项活动
“洋垃圾”伪装“高科技”
江苏:“跨域立案”让当事人就近选择法院起诉
简案快审落实认罪认罚从宽制度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洋垃圾”伪装“高科技”
杭州海关破获千余吨有害工业废料走私案
海关关员正在查验涉嫌走私进口的“洋垃圾”。
记者5月23日从杭州海关了解到,近期杭州海关查获一起“洋垃圾”走私案,千余吨“人造石墨材料”实际上是国家明令禁止进口的有害工业废料。截至目前,该公司首批走私进口的“洋垃圾”3083.37吨全部被海关查获。
根据海关办案人员介绍,河南一家公司以每吨62美元的价格向海关申报进口一批“人造石墨材料”,经权威部门鉴定,海关在温州、深圳口岸查扣的3000多吨“人造石墨材料”,实际上是国家明令禁止进口的“洋垃圾”——电解铝阳极炭块残极。
人造石墨是制造电极的重要材料,在冶金、机械和化学工业中都有广泛应用。海关办案人员介绍,人造石墨与某些国家禁止进口的“洋垃圾”在外观上近似,不法分子正是利用这点把工业废料报成工业原料,企图瞒天过海偷运进境。
记者采访了解到,境外一些公司在低价出售电解铝阳极炭块残极,价格还不到煤炭进口价格的一半,不法分子低价购入,再卖给国内厂家充当燃料。此次涉案人员赵某多次出境洽谈购买事宜,并最终在2016年与其中一家公司签订了总量为3万吨的阳极炭块残极购销合同。
杭州海关下属的温州海关缉私分局副局长朱旭伟介绍,为了让“洋垃圾”顺利通关,涉案企业准备了两份不同的合同,其中一份将货物伪造成“人造石墨材料”,避开“阳极”、“残极”、“许可证”等体现固体废物特征的字样,专门用于通关;同时,将3万吨残极碎分成30多个批次,分不同时段,从国内的不同口岸分别进口。
据环保专家介绍,这批“洋垃圾”俗称残极碎,学名电解铝阳极炭块残极,是电解铝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残渣废料。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有害物质,严重威胁空气和土壤等生态安全。即便不作为燃料使用,处理不当也会导致有害物质渗入地下,对地下水造成污染。
目前,杭州海关已抓获该案走私嫌疑人4人,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魏董华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网易微博
0
版权所有:西北信息报社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陕ICP备05010893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6100004000028
地址:西安市新城·省政府大楼7层15号 电话:029-87292915 电子邮箱:xbxxb@xbxx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