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返回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通信
第04版:农业
第05版:延安之窗
第06版:法制
第07版:财经
第08版:专刊 娱乐
标题导航
解决农村清洁取暖,还有多少路要走?
你“追”的进口蜂蜜
菜价暴跌一亩赔上千元菜农无奈打碎成熟蔬菜
大风降雨致河北成安小麦大面积倒伏
凤翔分公司多措并举护航“三夏”安全用电
“精准扶贫”不能流于“精准填表”
国家电网为贫困村送去“阳光存折”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精准扶贫”不能流于“精准填表”
目前,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正在各地开展得如火如荼,上下同心,攻坚克难,确保2020年以前贫困县全部摘帽。
但记者在基层调研时也发现一些值得警惕的现象。
一位驻村第一书记反映,他们县从去年11月份到现在,主要工作就是填表,各类登记表、调查表、信息采集表、帮扶卡、扶贫手册、整改台账……大概每个贫困户的档案袋里要装12份相关表格和材料,另有贴心服务袋要装相关10项表格,这算下来就是22项,而且对表格、材料的要求,一会儿县里标准,一会儿市里标准,一会儿又是省里模板,三番五次改变,要求重新算账、重新填写、重新上报。为完成填表任务,这位第一书记所在单位抽调了几十位同事流水作业,前去帮忙;第一书记更是忙得“5+2”“白加黑”也招架不住。他说,为打印资料,他们村已经用坏了3台打印机。
其他地方一些基层干部也有类似说法,如:“天天迎检,连表也填不完,哪有空搞扶贫。”还有一个驻村第一书记说,今年年初,他看中豫北一个大棚种植杏鲍菇的项目,一直想去对接一下,在自己村里发展,但整天埋头填表和应对检查,至今没有成行。
此现象不能不引起重视和警惕。填写各种表格,对于建立一套完备系统的脱贫攻坚资料,继而发掘出“大数据”的价值,当然是必要的,但基层把许多精力都放在这上面,为此耗费大量的人力、宝贵的财力,甚至会为此搞数字游戏、表格游戏,而没有工夫去做实际的工作,就是本末倒置,就是“忘记了为什么出发”,偏离了脱贫攻坚的方向。究其原因,是形式主义作怪,是脱贫工作“虚浮假”的反映。
目前,脱贫攻坚已经进入关键阶段,任务艰巨而繁重,应该引导驻村帮扶队员、第一书记、基层工作人员重心下沉,把主要精力放在“精准识别”上,找出真正的贫困户;放在搭建实实在在的帮扶项目和措施上,找到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脱贫路子,让贫困人员稳定脱贫。在此基础上,尽快补上农村基础建设的短板,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上下更大的功夫,提升整个农村社会的建设水平。
幸福不会从天降,好日子是“实干”出来的,不是“填写”出来的。
周岩森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网易微博
0
版权所有:西北信息报社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陕ICP备05010893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6100004000028
地址:西安市新城·省政府大楼7层15号 电话:029-87292915 电子邮箱:xbxxb@xbxx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