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武关驿镇松树坝村:
王建礼脱贫记
  本报讯(记者 黄改霞)“做梦都没想到,活了大半辈子了,像我这种没文化的贫困户还能到陕西省政府开会。”5月20日,谈起去省政府开会经历,武关驿镇松树坝村59岁的贫困户王建礼激动不已,去年王建礼作为留坝县唯一一位贫困户代表参加了陕西省召开的扶贫一线代表走进省政府座谈会,并在会上交流发言。 
  曾想卖肾抵债
  媳妇勤俭持家、儿子勤奋好学、自己勤劳致富,留坝县武关驿镇松树坝村的王建礼本来有一个让邻里羡慕的三口之家。但6年前家里的糟心事一档接着一档,日子过得越来越艰难,最终成了村里有名的贫困户。
  六年前,王建礼为了凑钱供儿子上大学,向银行贷款5万元,开始背上了债务。不久,表弟找他帮忙为其担保向银行贷款15万元,不想贷款到期表弟无力偿还离家出走了,找不到贷款人,银行让担保人王建礼偿还这笔贷款。加上之前自己贷的5万元,王建礼一下欠下了20余万的巨债。
  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顶头风。为了寻找表弟下落,王建礼骑着摩托车挨家挨户找亲戚朋友四处打听,人不但没找着,还在骑车中出了事,头部和眼部全都受伤。更糟糕的是家中账户全部被冻结,就连工地上发给自己的工资也被银行全部扣除抵债。
  “20多万的债务,我想尽了所有偿还办法,借遍了所有亲戚、邻居,走投无路时,我甚至想到卖肾。”王建礼有些内疚地告诉记者。一个普通农民,巨额欠款压得他喘不过气。有了卖肾的想法后,王建礼去过好几家医院,医生均表示法律不允许卖肾。王建礼表示,从那以后,他感觉生活没了盼头,也不再出去务工,在家整天过着浑浑噩噩、食不知味的日子。妻子无法忍受家里的巨额债务以及他的消极态度,也离家出走了。 
  家门口脱贫致富
  去年8月,松树坝村成立了村级扶贫互助合作社。第一书记罗太华多次安排王建礼在合作社的工程代建队务工,去年年底拿到了6000多元的务工费。这是欠债五年来,王建礼接触到的最多的现金,虽此事已过半年,但讲到这笔收入时,王建礼依然难掩内心的激动和喜悦。
  在2016年脱贫攻坚战役打响后,留坝县、镇、村三级干部三番五次上门做王建礼的思想工作,不仅为他量身制定了脱贫计划,还为他争取了2000元产业发展基金。“栽猪苓、种山芋、播玉米……”王建礼逐渐认识到勤劳才能致富,他重拾劳动工具、重树生活信心,尽可能多的向土地要“黄金”。并将80岁的老母亲从镇巴接来一起生活,他一边照顾母亲,一边务工,加上发展产业年收入过万,一举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他老婆得知消息后回家和他一起务工还债。
  “我现在的好生活都是来自各级干部的帮助。现在自己生活好了,时逢下雨我就想,村里的干部是否带雨伞、是否按时吃饭等。”王建礼表示,“虽然自己是农村人,没啥文化,但知道要感恩。”为了回报社会,他多次找村委会干部商量,在家人、村委会的支持下,王建礼买了灯泡、理发工具,作为“家当”。白天在工地务工,晚上就带着“家当”为村里的老年人免费理发。截至目前,王建礼已免费为村里近50人理发。
  在当地政府和村干部的帮助下,王建礼的精神状态逐渐好转,生活能够自立,并已偿还了5万多元欠款。王建礼表示,剩下的15万元债务,他很有信心会尽快还清。
  “我现在的生活,感觉就像转世了一样。”王建礼说,之前村民看见他远远地就躲开了,怕他借钱,现在大家见到他都主动打招呼。

版权所有:西北信息报社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陕ICP备05010893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6100004000028
地址:西安市新城·省政府大楼7层15号 电话:029-87292915 电子邮箱:xbxxb@xbxx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