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返回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通信
第04版:农业
第05版:宝鸡之窗
第06版:法制
第07版:财经
第08版:娱乐
标题导航
靖边优质农产品迈向国际大舞台
“一带一路”助波兰奶农走上致富路
“杨凌基因”广植丝路田野
全国农机事故应急处置演练在渭南举办
陕西横山区羊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
农业部督查组来陕督导小麦重大病虫防控工作
田野上的温暖“狂欢”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农村庙会:
田野上的温暖“狂欢”
立夏过后,位于青海省东部脑山地区的祁家川谷地上绿意盎然,溪水在草地上涓涓流淌。在庙会上买好了啤酒、肉食和水果,有些人就围坐在村道两侧的林地里、草地上,唠家常、玩游戏,兴起的时候,还会唱上几句花儿。
海东市三合镇的仲家、新安、湾子、寺台4个村共有一座龙王庙,农历四月十三日是这里一年一度的庙会。从农历四月十一日下午开始,仲家村戏台上便唱起了秦腔和花儿,台上台下热闹非凡,并将持续到四月十四日晚上。
作为传统的民俗活动,庙会也是集市贸易的一种形式,其形成、发展与寺庙的宗教活动息息相关,一般设在庙内及其附近,进行祈福和娱乐等活动。
“自我记事起,四月十三日庙会就已形成惯例。”仲家村支部书记祁维全说,这一天俨然是仅次于春节的一个节日。四里八乡甚至外地的人慕名而来,到龙王庙里进香,祈福保平安,盼望一年风调雨顺,但更重要的是为了娱乐、休闲。
一大早,仲家村村民石美扶着75岁的老母亲,从家里赶到戏台前,为的就是听秦腔。“这两天刚把地里的活儿忙完,过两天还要拔草,现在赶上庙会,机会难得,就陪着出来看看戏。”石美说,母亲爱看戏,但是平时看戏的机会很少,这次希望她能够好好地听个痛快。
聚集在戏台前的人成百上千,尤其偏爱青海地道的花儿小调。花儿脍炙人口,歌手一开嗓,台下的人们就如痴如醉,位置偏后的忍不住站起来观看,还有不少年轻人拿出手机拍照录视频。
从乡镇公路到仲家村戏台的数百米村道上,是鳞次栉比的货摊。有时令水果、夏季服装、各类首饰……值得一提的是,空气中弥漫着食物的诱人香味,蒸的、烤的、炸的、煮的,应有尽有。来往的人群熙熙攘攘,讨价还价声、招呼声不绝于耳。
支上布棚,亮出字号,再摆上条案、板凳,陈师傅的吃食摊就“落成”了。“我们兄弟二人搭伙,逢庙会、集市出摊,每月能落个几千块钱,六月的集市最多,收入也最好。”陈师傅说。
寺台村村民郑海成和季红今年2月份刚刚完婚。“地里的农活儿很多,再加上外出打工,平时很少能主动想到出去玩,趁庙会的机会,带着老婆出来放放风,感觉很好。”郑海成说。与他们同行的魏有娟说:“在庙会上给娃娃买个玩具回去,他会高兴好多天。”
“不同于城市生活的丰富多彩,农村的娱乐、休闲方式非常有限,而庙会给村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机会。”三合镇镇长刘祖禄说。
张大川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网易微博
0
版权所有:西北信息报社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陕ICP备05010893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6100004000028
地址:西安市新城·省政府大楼7层15号 电话:029-87292915 电子邮箱:xbxxb@xbxx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