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返回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工业
第04版:环保
第05版:旅游
第06版:医疗健康
第07版:评论
第08版:娱乐
标题导航
“定制婴儿”,你能接受吗
陕西省肿瘤医院成功完成西北首例磁共振下微小乳腺肿瘤定位穿刺活检术
“大拇指工程”慈善公益项目西安站活动
造福“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现消化内镜技术互帮互扶
家属硬塞3000元红包医生全部存入患者住院账户
西北首个结直肠癌多学科综合诊疗协作组成立
让公立医院的好医生流动起来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陕西省肿瘤医院成功完成西北首例磁共振下微小乳腺肿瘤定位穿刺活检术
本报讯(实习记者 李勇 孙丹)
3月14日,陕西省肿瘤医院乳腺病院为一名女性乳癌患者成功施行了磁共振下触诊阴性乳腺肿瘤定位穿刺活检术,全国仅有五家医院开展该技术,这在西北地区尚属首例。
在我国,因确诊时病期偏晚,我国乳腺癌保乳率只有10%,仅为发达国家的六分之一,很多乳腺癌患者失去了乳房,心理阴影也伴随终生,为此,陕西省肿瘤医院乳腺病院在院长宋张骏的带领下,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研究早期乳腺肿瘤定位技术,尤其是可疑乳腺癌病灶,采取不同的技术方案穿刺、定位切除活检,大大提高了目前常用检查手段不能发现的临床未触及肿块乳腺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水平,形成一种新的乳腺癌早期诊断及治疗模式,提高了乳腺癌早期诊断水平。
日前,为了解决一直困扰乳腺外科医生的难题-----5毫米以下的、早期微小乳腺病灶的发现和定位。宋张骏院长亲自带领团队,开展磁共振下触诊阴性乳腺肿瘤定位穿刺活检术。
受益于该技术的第一人刘女士,她于今年2月份核磁体检发现,左乳一微小病灶,可疑恶性,需手术定位切除活检,临床高度怀疑左侧乳腺癌,可是B超、钼靶检查均未发现该病灶,加之临床无法触及,患者担忧不安,遂行磁共振引导下触诊阴性乳腺微小肿瘤定位穿刺活检术。放射科主任梁秀芬将一根金属导丝准确定位于病灶中心,乳腺病院院长宋张骏准确、完整的切除了病灶,术后病理证实该定位病灶的确为一直径约5毫米的重度非典型增生(癌前病变)。
“以往在乳腺外科,经常碰到这样的病人,核磁共振检查提示微小病灶强化后时间强度曲线分析提示乳腺癌可能,需手术切除活检;但由于病变相对较早,B超、钼靶等影像检查无法显影;加之缺乏乳腺核磁定位技术,只能待肿瘤长大到可以显影才能手术,往往错失了最佳手术时机。”宋张骏院长解释为何要通过磁共振实施定位穿刺活检术时说。
近年来,乳腺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但与此同时,乳腺癌的诊断水平也日新月异。宋张骏教授介绍,乳腺癌是世界卫生组织确认的可以通过早期诊断降低死亡率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诊断既可以降低乳腺癌的死亡风险,又能有效降低治疗代价,治疗后患者的乳房外观、上肢功能和全身状况更接近健康状态。
早治与晚治差别极大。经过规范综合治疗,很多早期乳腺癌患者生存期可长达30年,数据显示,I期乳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超过95%,而IV期患者5年生存率不足20%。传统的乳腺疾病检测手段包括B超和钼靶,被视为“黄金组合”,但是对极微小的病灶仍然束手无策;而核磁共振乳腺专用设备则填补了这一空白,不仅能发现5毫米以下的细微病变,对浸润性乳腺癌的敏感度接近100%;可以查出临床触诊阴性的微小病灶,还能进行诊断、立体测量、穿刺活检及术前定位,大大提高诊断的及时性和准确率,为乳腺癌患者早期治疗、良好康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医疗团队通力合作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网易微博
0
版权所有:西北信息报社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陕ICP备05010893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6100004000028
地址:西安市新城·省政府大楼7层15号 电话:029-87292915 电子邮箱:xbxxb@xbxx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