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
宝鸡市金台区“四社联动”唱大戏
全国政协副主席陈晓光视察金河尚居社区

宝鸡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金台区委书记景耀平调研社区工作

志愿服务

志愿服务

省委书记娄勤俭、省长胡和平视察东岭社区

金台区委副书记、区长宁怀彬调研社区工作

社区+活动

加强培训树立典型

加强培训树立典型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近年来,在宝鸡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民政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宝鸡市金台区委、区政府勇立潮头,锐意进取。他们紧扣率先建成最具幸福感城区的奋斗目标,按照“党委领导、政府主导、民政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整体联动”的总体思路,以居民需求为导向,以开展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建设为抓手,深入推进“四社联动”工作,不断提升社区公共服务标准化、便民服务专业化、互助服务常态化、社区居民参与度“三化一度”水平,初步形成了“四社联动共同登台、社区治理好戏连台”的金台模式,辖区焕发出政通人和,万民称颂的勃勃生机。 
    高标准化打造五大平台 搭建“四社联动”戏台子
    金台区是宝鸡市三大辖区之一,总面积309平方公里。总人口39.6万。辖4镇7个街道办事处,有67个村和59个社区。为进一部提高社区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金台区委,区政府把打造“社区+阵地”平台,加强硬件基础设施提升作为首要工作来抓,按照20平方米/100户的标准,规划建设全区社区办公和服务活动用房,目前社区办公用房超过1000平方米的达到15个。加强室外活动广场建设,全区每个社区至少都有一处不低于1000平米的室外活动场所。加强社区组织阵地配套,“六室三站一场一中心”基本实现全覆盖。增强了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为开展“四社联动”工作一举夯实了坚实基础。二是打造“社区+信息”平台。致力为社区居民提供安全、舒适、便利的现代化、智慧化生活环境,积极开展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试点,择优选择采用上海“一门式”政务服务系统,首批在卧龙寺三迪社区、群众路金河尚居社区等4个社区,建成了兼具信息采集、政务办理、智能家居等功能的社区公共信息平台,实行“前台一口受理、后台分工协同”运行模式,提升了社区治理和服务信息化水平,打通了服务社区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和“最后一步路”。从而将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完整无缺的,输送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坎上。三是打造“社区+专业”平台。金台区委,区政府认为无论何时何地人才永远是强社之本。他们努力加强社区治理人才队伍建设,探索建立了专家学者、专业社工、领军人物“三个团队”。坚持借力引智,聘请东北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等高校学者教授,以及省、市民政部门业务专家组成社区建设指导团队,为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同时坚持培育挖掘,实施能力提升工程和社工人才培养计划,鼓励和支持社区工作人员参加社会工作师和学历教育培训,培育和评选社区社会组织领军人物,由于对外引进,对内培育的两条腿走路的实施,为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四是打造“社区+创投”平台。建立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机制,将购买社会组织服务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区政府每年向每个社区划拨10万元经费用于实施创投项目,鼓励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围绕居民需求实施社区惠民公益创投项目,对征集的项目给予资金支持,2016年社区惠民公益创投项目共实施269个,其中居民实事类53个、特色服务类65个、常规服务类151个,总投资590万元,满足了社区居民多样化需求,推动了社区治理创新和公益事业的发展。五是打造“社区+活动”平台。建立协商共治活动平台,将商谈对话机制引入社区,指导社区不定期召开由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党员代表、居民代表等参加的社区事务听评会,开展小区治理、“一事一议”等活动,引导广大居民共同参与和谐社区建设。建立社区文化活动平台,社区办公用房60%用于社区居民及社会组织活动,建立睦邻驿站、青春驿站、四点半课堂和老年活动站,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爱我金台·唱响区歌”和“金台有真功·太极我传承”等系列活动,丰富了居民文化生活。建立社区大讲堂平台,开展道德模范进社区、心理专家进社区、消费维权专家进社区、传统文化进社区等活动,培育居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宝鸡城市精神,展示出了金台区委,区政府惠风和畅,人民扬眉吐气,社区莺歌燕舞的风采。 
    多元化发展社会组织组建“四社联动”戏班子
    “群雁高飞头雁领。”建立优秀的团队,寻找到最好的导演和演员。才能在历史的天空雁阵一样壮志凌云,才能在国家级大舞台上唱响心中的主旋律。金台区委,区政府首先建立健全社区社会组织孵化机制,成立社会组织党委和社会组织管理局,落实工作人员5名,专门负责全区社会组织管理工作。区委、区政府为社会组织党委和社会组织管理局解决办公用房230㎡,每年拨款20万元经费用于开展工作。出台了《加快推进社会组织培育发展和规范管理的指导意见》《社会组织发展三年规划(2015-2017)》《城乡社区社会组织备案管理办法》《四类社会组织直接登记管理办法》《社会组织评估办法》等系列政策文件,有力推动了社会组织的蓬勃发展。其次搭建平台、精心孵化。投资150多万元成立宝鸡市首个社会组织发展服务中心,建成2000平米的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开设集中孵化区等十大公共服务平台,大力培育发展各类社会组织。在区科协、区老龄委等业务主管部门设立孵化点,全面开展四类社会组织直接登记和社区社会组织备案工作。春风春雨引春色,雨露滋润禾苗壮。由于孵化工作的顺利开展,截至目前,全区累计孵化发展社会组织达到760个,其中注册登记社会组织116个,备案社区社会组织644个。同时,出台《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和绩效评估的实施意见》,加大居家养老、困境儿童救助、残疾人康复、防灾减灾等领域的政府购买服务力度,近两年,全区每年用于购买社会组织和社会服务的经费达1300多万元。再是加强培训、树立典型。无论在人类历史哪一阶段,榜样的力量都是无穷的。金台区委,区政府积极组织区、镇街、社区社会组织管理干部参加中省市培训班和各级工作会议,对管理人员进行政策法规、专业知识、信息宣传等业务培训。采用专家教授讲授、参观考察等形式对近百名社会组织法人开展培训。同时,分行业、分类型、分岗位对社会组织专业人才和志愿者进行业务培训,为社会组织发展提供了人力保障。大力推进社会组织等级评估工作,近两年累计评定星级社会组织33个,表彰优秀社会组织17个,评选26个“四社联动”优秀案例在全区推广。并举办了首届社会化组织年会、金台区社会组织明星榜评选和“四社联动”论坛。在孵化基地设置专栏专门展示社会组织领军人物、明星社会组织和优秀公益项目,树立了一批先进典型。如今这些亮丽多彩的标杆,如雨后春笋在这片人杰地灵的大地闪亮登场,不仅推动了社会组织的持续健康发展,而且还为兄弟省市特别是全国其他社区积累了丰富的创新经验。 
    专业化打造社工队伍构筑“四社联动”台柱子
    行走在热火朝天,轰轰烈烈的亲政为民之路上,金台区委,区政府亲身感受到:戏台子的搭建只是良好的开端,要将这场回肠荡气的大戏唱下去,优秀的台柱子才是事业走向辉煌的根本。他们首先规划引领。制定出台了《金台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和《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推进社会工作发展的意见》,在全省各县区率先成立了社会工作协会,在镇街设立社工工作站,在每个社区设立社工工作室,成立工作小组。截至目前,全区持证社工达164人,社工人才在全区总人口中占比达到了万分之四。二是加强教育。在全省率先开展社会工作者继续教育培训,每年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的社工达到600多人次,并颁发继续教育证书。通过不间断地教育培训,帮助持证社工高效专业地开展社会服务,推动社会工作者在考取证书后继续向职业化、专业化发展。三是落实待遇。区上对于社区工作人员中取得高级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和助理社会工作师职业资格证书者,每月分别给予300元、200元和100元职称补贴。从2013年起,每年新考取证书的社区工作人员,均按时足额落实职称补贴,提高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薪酬待遇水平,调动了社区工作人员专业化发展的积极性。四是打造品牌。实施品牌社工建设工程,先后开展了针对孤儿及困境儿童的“爱心陪伴成长”服务项目;针对贫困人群的“红线传真情”志愿服务项目;针对老年人的“福泽养老助残社会化服务体系”项目;针对社区邻里关系的“社区邻里互助”项目;针对进城务工子女教育问题的“四点半课堂”项目;针对残疾人的“扶弱助残”项目等一大批专业社工参与的社会服务。这些项目的实施体现了社工的服务价值,增强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职业荣誉感。 
    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助力“四社联动”补位子
    万事开头难,其实坚持下去巩固并向前可持续发展更难。金台区委,区政府在已取得的成绩面前,更是高屋建瓴的将能否把常态化服务永久坚持和发展下去,当作自己的头等大事来抓。一是组织保障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先后出台了《关于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的实施意见》《关于深入推进共产党员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关于推动共青团员成为注册志愿者的实施意见》,动员全区党团员带头参加志愿服务活动。2014年,成立金台区志愿服务联合会,组织发动志愿者走进社区参与关爱农民工子女、“邻里守望”、“汇聚爱的力量,让金台更温暖”等志愿服务,实现了社区志愿服务组织化、制度化。二是项目发布助推志愿服务常态化。通过“金台民政网”、“金台社会组织”公众号发布征集、精选志愿服务需求,公布项目信息,紧紧围绕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邻里守望、扶贫帮困、环境保护、科技致富等工作,实施志愿服务项目。截至目前,通过志愿服务云系统实名注册志愿者4万余人,社区成立志愿服务队292个,在职党员进社区志愿奉献双岗位人员6000多名,长期活动在志愿服务一线,实现了社区志愿服务常态化。三是典型引领带动志愿服务长效化。区上建立的“社工引领志愿者开展服务、志愿者协助社工改善服务”联动机制,有效整合社工、志愿者两脉人力资源,充实了社会工作力量,提升了社区服务工作水平。自2014年起,连续举办全区优秀志愿服务项目与志愿者工作案例展示活动,大力宣传志愿服务活动的好思路、好做法、好经验,着力打造志愿服务品牌,推动志愿服务活动向纵深发展,真正实现了社区志愿服务品牌化、长效化。 
    尾声:我们永不谢幕
    台湾女诗人席慕容曾嘹亮放歌:“人生就是一场演出。”宝鸡市金台区委,区政府将社区治理这场大戏唱得惟妙惟肖,唱得波澜壮阔。其标志性历程是他们对“四社联动”的可贵而卓越的实践探索,以及在社区治理水平上取得的很大提升,从而使社区居民的生活微环境幸福感进一步加深。该区先后荣获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全省首批“四社联动”示范区、省级社会组织创新示范区等荣誉称号,辖区5个街道和22个社区获评国家和省级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单位,2015年跻身第三批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金台社区治理的经验不仅在全省推广,还被《中国民政》杂志刊登推广。面对这些来之不易的成绩和荣誉,金台区委,区政府领导说:“这场戏只有开幕,永不谢幕!”李喜林

版权所有:西北信息报社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陕ICP备05010893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6100004000028
地址:西安市新城·省政府大楼7层15号 电话:029-87292915 电子邮箱:xbxxb@xbxx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