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
多项免税新政将出
今年消费或延续10%增速
    记者日前从业内获悉,今年在消费领域,将主要从扩大中高端产品消费和服务消费等两方面释放需求,一系列供给端促消费新措施将要推出,包括开展新一轮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制定实施服务经济创新发展大纲,扩大免税消费吸引消费回流等,着力解决消费领域供需错配难题。业内专家预计,今年消费仍有望延续10%左右增速,仍将挑起经济增长大梁。 
    增长:全年消费有望延续10%左右增速
    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连续三年呈跨越式增长,从2014年的50.2%到2016年前三季度的71%,已经毫无疑问地成为中国经济的支柱。本周五,国家统计局将公布2016年全年消费数据,多位专家认为,2016年和2017年的消费增速应该都会在10%左右。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预计2016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达到33.1万亿元,名义增长10%,总体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态势。从内需结构上看,2016年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73%,比上年同期提高6.6个百分点,达到2001年以来最高水平。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高玉伟也预测,2017年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10.2%左右。他表示,2017年,从消费结构看,随着消费领域的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推出,通讯器材、中西药品、养老健康、网上零售等有望保持快速增长,将成为影响消费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消费者信心指数、满意指数、预期指数均有所上升,有利于促进消费增长,但从收入基础看,居民收入增长放缓,对消费的支撑强度减弱。 
    升级:服务消费和中高端消费将成主力
    业内指出,2016年以来,绿色消费、旅游休闲消费、个性化消费蓬勃发展,以“互联网+”为核心特征的新型消费业态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消费行为和消费模式,成为我国消费增长的新动力。
    李扬表示,政府适时降低了企业社保费率和公积金缴存比例,灵活的“小长假+年休假”拼假方式、“夏季2.5天休假”模式推广等有利于激发居民的消费激情和消费意愿,使得消费成为我国经济增长最重要的推动力量,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比重持续提升。
    在“互联网+”的带动下,互联网消费正脱颖而出。展望今年,业内专家认为,服务消费和中高端消费将会成为升级的主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张平表示,服务业主要是服务于要素配置,即通过生产性服务业不断优化生产要素的配置,包括金融、物流、信息等服务。服务业服务于提升要素质量,主要是人的要素质量,是通过科教文卫体,提高人的知识消费,人的要素质量提高,才能有创新,并有创新能力形成所谓经济的跨期的“动态效率补偿”。 
    新政:扩大免税消费等新政正在酝酿中
    记者从商务部等部门获悉,服务消费和中高端消费也将获得政策层面的重点扶持。
    今年将出台的政策,在增加服务供给方面,包括继续实施餐饮、住宿、家政、家电维修、美容美发、洗染、沐浴、摄影等八大居民生活服务业转型行动计划,出台更有利于推动家政、大众餐饮、社区便利和农村生活服务等措施,大力推进电子商务进社区,开拓中高端和个性化生活服务消费市场等。此外,还将进一步鼓励跨境电子商务、进口商品直销、汽车平行进口等新型贸易方式,畅通消费品进口渠道,扩大免税消费等政策,吸引境外消费回流。
    事实上,业内专家指出,近年来,伴随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消费也逐渐发生结构性变化,供给侧矛盾不断凸显,引导消费的政策思路也在随之调整。尤其是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出,供给侧促消费思路确立,扩大消费不再像过去那样强调需求侧的短期刺激,而是更加注重新消费模式的供给以及消费环境的改善。
    专家指出,正是供给结构和消费结构之间的不匹配,从而制约消费潜力在国内的释放,因此,针对供给侧产生的问题,就应该从供给侧入手,化解制约消费潜力释放的三方面短板:机制体制、政策体系、市场环境。经参

版权所有:西北信息报社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陕ICP备05010893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6100004000028
地址:西安市新城·省政府大楼7层15号 电话:029-87292915 电子邮箱:xbxxb@xbxx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