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返回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深度报道
第04版:看天下
标题导航
关中雾霾为何易聚难散?
巧思妙手玩“跨界”一片匠心筑“新舟”
资产转让公告
广告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巧思妙手玩“跨界”一片匠心筑“新舟”
记“中国优秀工业设计奖”金奖获得者、中航工业一飞院“新舟”700飞机内饰设计团队
2016年12月,一场世界优秀工业设计集聚的盛会在浙江良渚盛大开幕。“新舟”700飞机总设计师董建鸿从中国工程院常务副院长潘云鹤院士的手中,代表团队接过了“中国优秀工业设计奖”金奖的奖杯。
“中国优秀工业设计奖”是经中央批准,由工信部主办的国家级政府奖项,也是我国工业设计领域唯一的“国家奖”。作为金奖得主,由中航工业一飞院设计申报的成果《“新舟”700飞机驾驶舱内饰》,在数千个参赛项目中脱颖而出,获得了国务院副总理马凯的肯定和赞扬,是航空航天领域唯一,也是陕西省唯一的获奖产品。
“新舟”700的工业设计理念就是“跨界”,其在技术、研制观念上都是全新的,驾驶舱、客舱的设计是多系统、多设备、多功能“亲密融合”;其跨系统多目标决策、跨学科多专业协调的任务特点,需要决策者和实施者创新思维方式,解决“跨界融合”的难题,即在考虑产品外观、选材、颜色等问题的同时,站在更高的层面,从商业角度考虑产品未来的市场竞争力,以“确保用户体验最佳”为目标开展设计研制工作。
驾驶舱引入工业设计理念,为飞行员提供了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有效减轻飞行员在多任务并行情况下操作的心理负担,确保飞行员在多任务下决策果断、操作快捷,大大提高了操作的精准性。飞机产品技术品质显著提升,飞行体验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除了实现驾驶舱设计要素之间的融合,设计团队在军机研制的经验基础上,创新性地运用了虚拟现实评估与实物验证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完成了自主设计研发,为工业产品向工业商品转换贴上了“中国创造”的标签。
对于“新舟”700整个设计团队来说,挑战“涡桨支线飞机世界第一”就是队伍在组建之初自觉扛在肩上的责任和使命。飞机内饰是决定飞机内部风格的重要专业,一飞院的内饰设计专业只有15人,其中11人不同程度肩负着“新舟”700内饰设计任务,且全是“清一色”的年轻人。2014年初,内饰团队正式接手“新舟”700飞机内饰设计任务。然而,设计输入有限、接口关系不确定等现状,成为横亘在团队面前的一座座大山。面对迫在眉睫的节点要求,人手不足的团队决定主动出击。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内,这支看上去“力量单薄”的队伍,充分结合总体、环控、照明、航电、四性综合保障等相关专业的需求,综合造型、色彩及灯光搭配结果,形成了数十种驾驶舱及客舱内饰效果方案,同时联合院内的虚拟现实试验室,实现了所有效果方案的虚拟现实展示,并逐一接受型号总设计师、相关专业专家的“鉴赏”……
“新舟”700飞机驾驶舱内饰系统的成功设计研制,打破了当前民机驾驶舱内饰系统“从设计到制造都由国外供应商主导、国内仅少量企业代工制造”的被动局面,确立了我方在产品方案设计及详细设计阶段的“主导权”,以及在全行业中的引领地位,形成了具有推广价值和推广路径的设计研制能力。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基础材料和工艺装备产业的发展,建立了国内行业从自主设计、工艺到制造完整的全产业链。目前,“新舟”700飞机内饰系统已为国家节省了大量外汇经费,创造了可观的直接经济效益。
王海涛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网易微博
0
版权所有:西北信息报社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陕ICP备05010893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6100004000028
地址:西安市新城·省政府大楼7层15号 电话:029-87292915 电子邮箱:xbxxb@xbxx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