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返回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2017陕西两会
第03版:工业
第04版:环保
第05版:旅游
第06版:医疗健康
第07版:评论
第08版:三秦纵横
标题导航
撸起袖子加油干陕西今年预计实现GDP增长8%
图片新闻
“大西安”到底有多大?看看人大代表怎么说
陕西省政协委员分组讨论政协两个报告
严格垃圾分类 加快建设垃圾处理厂
多位陕西省政协委员建议校园安装新风系统
引导和鼓励民间资本进入科研企业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雷西萍委员建议:
引导和鼓励民间资本进入科研企业
本报讯(记者 陈超)
加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企业创新发展,有利于深化产教融合,将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结合,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方面,陕西省政协委员,陕西法智律师事务所主任雷西萍建议,应引导和鼓励民间资本进入科研企业,实行混合所有制,同时坚持公司化运作,合理分配“权、责、利”。
推动重大科学创新、关键技术突破转变为先进生产力,是促进陕西省高校与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帮助企业应对转型危机的有效手段,也是企业转型升级的现实要求。
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由于投资成本较大,超出一些教科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的经济承受范围,导致企业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比较困难。”雷西萍表示。
此外,企业在进行成果转化过程中普遍存在缺乏人才、技术、资金问题,社会资源与企业,高校未能形成协同机制;在推进科技成果转化,高校与企业融合发展背景下,企业需要的是具有工科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管理人才,目前大部分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不能满足发展需要。“大部分学校没有制订合理的科技成果转化管理与利益分配机制,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成果转化的速度和质量。”雷西萍认为。
雷西萍表示,应统筹高校、科技成果、企业等资源,联合行业骨干,争取国家和社会资金支持,搭建统一的创新成果转化平台,实行公司化管理,合理分配股权,实行股权激励政策,充分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性。
在企业与高校深度融合背景下,传统的只熟悉信息技术或只懂得行业领域知识的人才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企业需求,企业需要复合型人才。“人才培养与引进包括两个方面:首先企业要加强内部员工的培养,通过企业内部培训或是利用校企合作等方式提高企业员工的基础知识和创新意识;其次企业应构建良好的用人环境吸引优秀大学毕业生,引进优秀的大学毕业生对于促进企业建设,进行技术创新,增加企业的竞争力等有着重大的作用。”雷西萍说。
企业科技需求与高校科技产出的信息不对称,同样是制约融合。雷西萍表示,“我们可以鼓励大型企业内部信息化服务机构,形成行业性专业化两化融合服务机构,为融合提供专业服务。充分发挥第三方专业化服务机构的作用,为企业提供第三方咨询服务和培训、评估等服务,加强对企业信息化的支持。”
“科学合理的科技成果转化管理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能促进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合理分配权、责、利,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解决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缺乏核心竞争力的问题。”雷西萍认为。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网易微博
0
版权所有:西北信息报社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陕ICP备05010893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6100004000028
地址:西安市新城·省政府大楼7层15号 电话:029-87292915 电子邮箱:xbxxb@xbxx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