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李喜林 通讯员 师引强 李志红 这是一次群众路线的扎实实践;
这是一次作风顽症的集中清扫;
这是一次锤炼党风党性的“点题”......
在党章党规的学习中增强党性修养,在触及心灵的党课中得到精神洗礼,在敞开心扉的讨论中凝聚奋进力量,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汲取丰富营养、蓄积前进动力……
区分情况、分类指导,结合实际、对照细化,边学边做、边做边改……凤翔全县各级党组织坚持全覆盖、常态化、重创新、求实效,“学”得深入,“做”得扎实,“两学一做”高标准谋划、高起点开局、高效率推进,确保了各项工作任务贯彻落实到位,有效激发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活力。
率先垂范,学习之风热起来
榜样是最好的说服,示范是最好的引领。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重点在解决问题,关键在领导带头,全县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下茬立势,率先垂范,坚决走在‘百日行动’的前列。”凤翔县委书记王建民在全县“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百日行动”动员会上的这番讲话,既是代表县委作出的郑重承诺,又是对全县各级领导干部提出的严格要求。
言在必信,令在必行。王建民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以一名普通党员的身份,率先到所在支部参加专题学习讨论、讲授党课,并多次主持召开专题会议部署重要任务,推动工作落实。
县委常委班子成员学在前、走在先,列计划、定内容、抓主题,坚持每周集中学,定期交流研讨,分析研判,主动参加所在党组织生活,并为所在支部讲党课。县级四大班子领导带着信念学、带着感情学、带着使命学、带着问题学,逐字逐句研读学习规定篇目,撰写心得体会,树样板、作示范。各级党员干部以“四大班子”为标杆,锁定必读篇目,精心研讨,展开大讨论,形成了整体联动的总体效应,引领整个学习教育扎实有效开展。
同时,全县各级创新方式,深化学习,全面提高学习效果。
“村上在国庆节组织我们在外务工的6个流动党员召开了补课讨论会。会后我对五大发展理念有了全新的认识,自己原来的理解确实太肤浅了。‘两学一做’让我们流动党员找到了家。”刘红卫说道。
横水镇深沟村二组32岁的刘红卫是一名复退军人,现在西安务工。国庆期间,村上利用流动党员回家秋收秋种空隙,组织召开了“两学一做”补课讨论会。“流动党员以前的学习流于形式,原来想着这次活动写个心得体会寄回来就行了,参加补课讨论会后,感觉原来自己确实不认真,现在不补课讨论绝对不行了,切切实实感到‘两学一做’越来越严了。”刘红卫逢人就说。
南指挥镇利用“音频课堂”、“微课堂”切实解决农村党员“学不够”的难题。精心制作“两学一做”学习音视频,通过手机、播放器等,上门为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党员现场播放,让党员听在路上,学在家中。在微信公众号开设“微课堂”,及时更新学习内容,提高学习实效,使党员随时随地“加油充电”。
为充分扩大全县“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广度与深度,凤翔县借助新媒体平台,设立14个试点,利用“互联网+”加强与流动党员的双向互动,全面增强学习教育效果。
截至目前,县委中心组开展集中学习10次,全县各级开展集体学习活动1511场次以上、专题研讨2478场次;全县第三专题学习讨论全部结束,第四专题讨论已全面展开。
组织党员真学深学,开展专题讨论交流,全方位多层次讲党课,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教育氛围……通过集中式、制度化的学习,全县广大党员对党章党规的基本要求有了比较系统的掌握,对系列讲话的基本内容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参加组织生活、履行党员义务更加自觉,党性观念和党员意识得到显著增强。
创新载体,立学立改治顽疾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凤翔县坚持问题导向、突出薄弱环节、把“做”落到实地,做到边学边改,切实解决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着力补齐基层党建的“短板”。
——县委组织部用制度创新促进“两学一做”,以“三项机制”落地生根为契机,结合实际,创新出台《镇党委副书记、组织委员例会制度》、《“组工讲堂”制度》、《组织部长接待日制度》,有效推动党建工作开展,确保“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顺利推进;
——县委宣传部结合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实际,以“建设学习型、服务型、效能型机关”为主题,集中开展了问题自查整
改、工作回头望、公开承诺、纪律作风提升等一系列活动,推进学习教育,营造了“严自律内强素质、展成效外树形象”的良好氛围;
——城关镇以坚持完善问责惩戒机制促进问题整改,结合实际,制定问责办法,通过加大党建工作目标责任考核权重、党建工作排名等方式,不断深化问题整改;
——陈村镇创新建立“周汇报、旬汇总、月通报”工作制度,每周由各包村干部汇报整改进展,每旬对整改情况梳理汇总,镇党委每月对各支部进行排名通报,切实做到了问题边学边查,整改扎实有效;
——横水镇坚持重在学、突出做,针对“短板”“弱项”,通过建立信息媒体督查机制、组织委员督促机制、副书记核查通报机制、约谈机制四项机制,促进全镇党员交流学习,夯实工作责任,推进整改落实扎实到位;
——田家庄镇紧盯问题整改,下发《党建重点工作任务问题清单和责任清单》,做到了任务明确,责任到人。
从严督查整改,是“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落到实处的保证。
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真学深改。凤翔通过开展“九查”促补课,采取逐支部“过筛子”的办法,逐项逐条排查梳理,共查找涉及分类方案、专题讨论、“六有”要求、学做结合等方面漏洞问题109条,制定补课计划82份,目前全县有80%的漏洞问题已整改到位。精心部署了基层党组织书记能力提升专题培训,共组织培训46场760人次。
同时,县上狠抓通报问题整改,及时对省市督导暗访反馈问题进行梳理,将共性问题归纳为10个方面33条,下发整改通知,建立问题清单,明确整改措施、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加大整改力度;目前,省市反馈各类问题已整改95%以上。并重视自查问题整改,把边学边查、边查边改贯穿
学习教育全过程,目前全县各级党组织共建立问题清单886个、整改方案886个,查找问题1903个,已整改1845个。
立足岗位,学以致用促发展 “两学一做”,基础在学,关键在做。
凤翔各级党组织抓住“做”这个关键,引导党员对照党章规定、“四讲四有”要求和先进典型,从干好本职工作做起,服务中心担当作为,立足岗位履职尽责。
通过以学促做,各级党组织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推动了广大党员提振精气神、展示新作为,把合格的标尺立了起来,把先锋形象树了起来,用一个个具体行动折射出了信仰的力量。
——县直机关工委充分发挥县直机关党员自身优势,通过设立党员责任区,开展“微笑服务”“机关党员进社区、服务群众零距离”等活动,定期深入农村、社区及企业进行政策宣传、科技培训、帮扶就业等志愿服务;
——范家寨镇为促进产业脱贫,召开镇苹果产业转型升级专家交流座谈会,邀请知名教授和农艺专家,为镇苹果产业转型升级突破发展指明方向,为产业发展促进脱贫攻坚奠定了坚实基础。举办了“2016凤翔县范家寨金色果乡休闲旅游季”活动,提振了镇域苹果产业发展信心,提升了凤翔苹果产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宝鸡恒盛达(集团)工贸有限公司党支部实施“党性锻造工程”“党旗飘扬工程”“党徽闪耀工程”三大工程,以“党旗飘扬”为主题,积极开展“五型企业”创建和“四岗一组”创建等活动,在公司党员职工中营造了比学赶超、争创一流的良好氛围;
——半坡铺村坚持为民办实事、办好事,多方跑资金、争项目,村级基础设施和村容村貌有了很大改观,累计平整耕地3000多亩,解决了“作业难”问题,新建了多功能小广场,安装健身器材、路灯,硬化道路,栽植苗木,方便了群众日常娱乐和休闲;
——会山村党支部,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按照“三榜六审九不评”的程序,结合村情实际,按照“党建引领、培强产业、分户施策、强抓增收”脱贫攻坚思路,制定“战术图”,明确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及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完成时限,扎实推进脱贫攻坚。
……
一段段剪影,一桩桩实事,生动彰显了凤翔各级党组织实干有为的精神风貌和动人风采,充分见证了全县“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扎实推进的坚实足迹。
“两学一做”学得怎么样、做得好不好,最终要靠事实说话、用结果检验。
认认真真的学习、实实在在的做法、踏踏实实的作风,必定收获扎扎实实的成效。走进凤翔,产业转型升级跑出加速度,项目建设热潮滚滚,脱贫攻坚高效推进,城乡环境焕然一新,为民服务理念深入人心……“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阶段性成果已经显现。
凤翔县委副书记、县长霍铁桥告诉笔者:“‘两学一做’激发了全县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有效促进了‘八件大事’等重点建设项目和招商引资工作的突破落实。”
总投资2.05亿元的饮凤苑湿地公园项目绿化、道路、土方开挖、湖岸浇筑等基础建设已完成60%以上,总投资2.8亿元的华山论剑西凤酒加工仓储物流园项目已完成物流交易大厅、多功能停车场建设,总投资8800万元的东湖景区扩建项目已累计投资4080万元,建成东湖南大门、苏子亭……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下一步我们将积极探索建立‘两学一做’长效机制,持续抓好各级领导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为打造宝鸡副中心,建设‘三个凤翔’,实现经济大县向实力强县跨越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凤翔县委常委、组织部长王润军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