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返回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通信
第04版:农业
第05版:宝鸡之窗
第06版:法制
第07版:财经
第08版:专刊
标题导航
陕北大闸蟹:卖的不是螃蟹,是担当
陕西“三权分置”放活土地经营权
“南菜北上”遇卖难新利润空间在哪里
接地气的国家奖:割断农药残留之索
陕西果品品牌店343家覆盖全国一线城市
“绿色”草莓可通过二维码追溯到种植过程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接地气的国家奖:割断农药残留之索
在刚刚揭晓的国家科学技术奖榜单里,有一个不起眼却很接地气的项目引发媒体关注:“农药高效低风险技术体系创建与应用”。这个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郑永权领衔的项目获得了201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剑指农药残留问题。
有人说,农药是一把“双刃剑”,割断了虫害之索,也割开了危害之门。说得直白些,农药这东西,用得好,是个宝,可以防治病虫害,提高农产品产量;用得坏,是个害,残留超标,影响产品质量安全,可能会妨碍生态安全。如何让这把“双刃剑”趋利避害,割断农药残留之索,就是郑永权团队研究的问题。
郑永权说,农药使用每年可挽回全球粮食损失约30%左右。但不科学合理的使用会带来诸多负面影响。当前,“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概念已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发展需求,应代之以“高效低风险”理念,创建一套以有效成分、剂型设计、施用技术及风险管理为核心的农药高效低风险技术体系。
据介绍,当天获得国家科技奖的“农药高效低风险技术体系创建与应用”,就是在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下,率先提出农药高效低风险理念。根据郑永权项目组统计,目前,该成果推广应用1.8亿亩次,新增农业产值149.9亿元,新增效益107.0亿元。
邱晨辉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网易微博
0
版权所有:西北信息报社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陕ICP备05010893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6100004000028
地址:西安市新城·省政府大楼7层15号 电话:029-87292915 电子邮箱:xbxxb@xbxx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