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返回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通信
第04版:农业
第05版:宝鸡之窗
第06版:法制
第07版:财经
第08版:专刊
标题导航
陕北大闸蟹:卖的不是螃蟹,是担当
陕西“三权分置”放活土地经营权
“南菜北上”遇卖难新利润空间在哪里
接地气的国家奖:割断农药残留之索
陕西果品品牌店343家覆盖全国一线城市
“绿色”草莓可通过二维码追溯到种植过程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陕西“三权分置”放活土地经营权
让农村流转土地迸发新活力
以坚持土地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为原则的“三权分置”改革,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我国农村改革的又一重大制度创新。近年来,陕西省在明确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的同时,通过确权和流转两个环节,让农村流转的土地迸发出新的活力。
在北方的土地上,栽种南方的水果,这是杨凌示范区一家合作社今年发展的新产业。眼下,火龙果、百香果都已试种成功。
杨凌示范区杨凌区五泉镇农士达合作社负责人汤新国:“把我的园区打造成一个休闲采摘的园子,投资比较大,像我这火龙果跟这个棚投资下来就是30多万。”
汤新国告诉记者,他们的水果园区两到三年才能收回成本。可过去,像南果北种这些新技术却不敢尝试。
杨凌示范区杨凌区五泉镇农士达合作社负责人汤新国:“怕土地涨价,以后我干得好了,他要我的土地、要我的经营权。”
近年来,随着大量农业人口转向二、三产业,家家包地、户户种田的农业生产格局已发生变化。截至2016年10月,陕西流转土地的农户已占到农户总数的26%。在全省已经流转的927万亩土地上,承包权主体与经营权主体分离,农户还是土地承包者,但8.7万个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成为了真正的生产经营者。
陕西省农业厅农村经济管理处副处长张旭锋:“三权分置可以产生一个非常好的作用,就是让流转土地的农民更加安心,让承包土地的农户,或者新型经营主体的龙头企业、合作社更加定心地开展种养业生产。”
土地“三权分置”,是我国农村改革的又一次重大创新,有了制度做保障,像汤新国一样的职业农民也更加放开了手脚。
杨凌示范区杨凌区五泉镇农士达合作社负责人汤新国:“我想再建六个大棚,投资一百多万。现在政策明朗了我也敢投资了,接下来我可以拿经营权去抵押贷款。”
据了解,目前陕西省76%的农户承包地已经完成确权颁证;338个县、乡设有农村产权交易中心与服务站,预计到2020年年底,将实现县级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全覆盖。
张旭锋:“下一步我们要积极稳妥推进土地三权分置工作,完善土地确权信息系统,建立数据库,加快土地确权成果的应用,制定新型经营主体政策体系,从工商登记、农业政策补贴、资金项目等方面,为新型经营主体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丁亮 张峰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网易微博
0
版权所有:西北信息报社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陕ICP备05010893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6100004000028
地址:西安市新城·省政府大楼7层15号 电话:029-87292915 电子邮箱:xbxxb@xbxx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