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返回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工业
第04版:环保
第05版:文化
第06版:医疗健康
第07版:评论
第08版:专刊
标题导航
禁绝药品回扣该下何种“猛药”
求职被骗难道只能自认倒霉?
农民24万修路,是“违建”也别拆除了事
公告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求职被骗难道只能自认倒霉?
西安西京学院应届毕业生魏仓(化名)已经感受到了“深深的恶意。”正在求职的他在不到一个月内连撞三个大“坑”:被用人单位提前收取“防违约押金”,被黑中介骗了500元钱,甚至被疑似传销组织的不明团伙骗到了外地。《中国青年报》的这则报道,不仅详细描述了魏仓被骗的遭遇,也记录了他和相关单位交涉的过程。不过很遗憾,从大学到派出所,都没有人帮他挽回损失,更没有将骗子绳之以法。
例如,他参加西安某大学校内双选会,结果被人以上海某集团公司招聘的名义骗到开封住了两晚,幸好他有所警觉后来报警了。但该大学矢口否认双选会上有这家公司,有关部门则告诉他传销案件需要30个举报人才能立案,真正的上海某集团公司表示确有疑似传销团伙冒充该集团将学生骗到开封,可说起来这家公司也是受害者。看这样子,魏仓除了自认倒霉,再无他法。
但真的只能这样吗?难道一个人被骗以后,只是因为受骗后果不严重,就无法获得社会和有关部门的援手与介入?当然不应该这样。
比如西安这所举行双选会的大学,不仅要对前来招聘的单位进行资质审核,还有责任维护招聘现场秩序,提醒应聘者切勿轻信不在名单上的招聘单位。被人冒充的企业,也应积极应对,不能坐视有人打着企业的旗号四处招摇撞骗。既然上海这家公司明知道每年都有不法团伙冒充企业招聘,为何不及时作出提醒? 董晓伟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网易微博
0
版权所有:西北信息报社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陕ICP备05010893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6100004000028
地址:西安市新城·省政府大楼7层15号 电话:029-87292915 电子邮箱:xbxxb@xbxx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