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返回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副刊
第04版:娱乐
标题导航
陕西“十三五”改善农村公路六万公里
图片新闻
130余位文物专家西安研讨博物馆藏品保护
图片新闻
陇县创新“菜单式”产业精准扶贫模式
凤翔 “互联网+”助力“两学一做”
延川旅游业成了朝阳产业
富平不动产登记示范引领便民利民
甘泉农副产品加工业做出地方特色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凤翔 “互联网+”助力“两学一做”
本报讯(记者 李喜林 通讯员 师引强 张晖 刘晓鹏)
“杨书记,第四专题的研讨材料已经发过去了,请查收。”“收到。”这是远在苏州市打工的李永涛在用智能手机参加老家凤翔县陈村镇王堡村党支部“两学一做”第四专题学习讨论活动。他高兴地说:“以前参加支部活动,只能通过邮寄书信,与组织联系也是时断时续,现在用微信就能时刻听到组织和家乡的声音,感觉组织就在身边。”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凤翔县针对流动党员长年在外、参加组织生活方式单一、效率不高等问题,紧跟时代步伐,利用“互联网+”技术,通过微信公众号和微信群有效延伸“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触角,确保每名党员,特别是流动党员与村支部同频共振。
“六中全会指出全党同志必须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长青镇要求农村党员做到‘六个不能’,要在学习教育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用自己的行动树立党的形象”。
“八旗屯村党支部张根仓:最近没见到你的交流信息,请你及时对近期思想学习动态进行汇报。”这是南指挥镇八旗屯村党支部书记赵吉焕在微信群里对流动党员张根仓进行点名批评,督促他尽快参加支部活动。
据悉,该县在试点成功的基础上,已全面推行利用“互联网+”技术创新党建教育模式,全县各级党组织共建立微信公众平台43个,关注党员16254人,推送党建信息79000余条,互动交流98000多人次,有效实现了学习教育全面覆盖、讨论交流全员参与。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网易微博
0
版权所有:西北信息报社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陕ICP备05010893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6100004000028
地址:西安市新城·省政府大楼7层15号 电话:029-87292915 电子邮箱:xbxxb@xbxx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