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富平柿饼通过网上销售走出国门,远销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地。
富平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为全县电商发展搭建平台,提供服务。
全国60家新闻媒体现场采访电商柿饼哥。
陕西智慧三农综合运营中心通过互联网,将当地农特产销往全国各地,提高产品价值,帮助农民增收。
10月23日,由骐进生态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承办的富平柿子文化节暨微电商高峰论坛在曹村镇举行,使与会人员对电子商务有了新的认知和理解,增强了发展壮大电子商务产业的信心。
富平老农乐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依托电子商务网上销售,将健康,绿色,方便的产品和生活方式传递给消费者。
富平县商务局局长索保强(中)深入柿饼哥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检查指导工作。
梅家坪镇十八坊村电子商务示范点使当地苹果销往全国大市场
商务局、农业局、人社局、教育局与淘宝大学联合举办农村电商人才培训班。 2016年7月,富平县被评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作为西北一个县级城市,是什么让众多高层次电商交易平台俱心向往,又是什么创造了富平农村电商令人惊叹的骄人成绩,写下了这座城市“互联网+”浓墨重彩的一笔?如今,在富平电子商务已成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新渠道,更成为宣传富平的新名片。
搭平台、健体系,实现筑巢引凤 如今,农村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兴业态,已经渗透到产业链全过程,逐渐改变富平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和农民生产生活方式。为此,富平县高度重视农村电子商务工作,强化规划引领,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和意见,着力将其发展成为带动农村经济腾飞的又一新引擎。
2009年,富平县宫里镇党沟村党晨飞创立了富平“御品人间”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让富平党家沟柿饼年产量的15%都走向网络,年销售额涨到了250万。党晨飞介绍,富平“御品人间”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能有今天的发展壮大,是政府的顶层规划、统筹设计,政策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的结果。党沟村被陕西省电子商务协会授予全省第一个电子商务示范村。
为促进富平县电子商务新型业态快速发展,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制定出台了《富平县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富平县加快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实施方案》,确定了全县发展电子商务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和保障措施。
同时,富平县不断加大通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通讯光纤进农村、进社区步伐。目前,该县电信宽带和4G移动网络覆盖率达到80%,镇村公路通车里程2535公里,乡村客运道路实现村村通。物流快递业快速发展,县城区快递企业网点共达到30余户,物流快递网点在16个镇(街道)实现全覆盖。
随着该县农村电子商务环境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高层次电商交易平台和团队已经入驻富平。截至目前,与京东商城、苏宁易购、陕西智慧三农、利安网络科技等电商平台企业全面达成战略合作,搭建了3个农村电子商务县级运营中心、建成190个村级电子商务综合服务站点,借助综合服务体系,大力开展工业品、信息农资、金融服务下乡和农村电子商务知识普及、应用推广,全县村级电商综合服务站实现网购4794.17万元,农产品网销87.2万元。
电子商务在富平的发展走上了快车道,目前全县培育发展网店350余户,微商、微店3500余户,农产品电商龙头企业30余户,1-10月份,电子商务交易额8.3亿元,网络零售额2.81亿元,快递平均日收件15000单,日发件5000单。
今年,投资1.2亿元的永辉超市柿子产业化项目,引进国际一流柿饼生产加工线,建设富平永辉现代柿子产业园,目前已主体竣工。投资1.5亿元的富平电商创业园项目,建设集农产品冷链仓储、分拣加工、线上线下体验、创业孵化为一体的产业园区,目前食品生产车间、包装生产车间、柿饼加工车间主体基本建成,年内部分投入使用。
2016年县财政投资1500万元,将建成县级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以解决电商农产品无标准、品控低、追溯难的突出问题,为富平农产品借助电子商务飞跃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强培训、抓品牌,共享电商实惠
在富平,“电子商务产业园”特别引人注目,创办者李三虎是一位农民企业家。他经营着一家包装公司,在互联网+日趋成为现代经营模式之后,他敏锐地捕捉到其中蕴藏的商机。从2013年首次“触电”开始,他就被电商这个概念迷上了。
“我本身就是个农民,农民对啥最了解?土特产品。我是通过建立‘老农乐电商中心’,把有志于做电商的人整合起来,给他们提供优质货源、仓储、快递运输和办公场地等一系列电商产业链的配套服务,加盟我的中心的卖家只需要专心在网店卖货,剩下都交给中心,实际上我是为加盟电商服务,也通过服务来盈利。”李三虎说。
这种模式带动了富平群众的电商热情,不断有土特产借助他的平台销售出去,同时也不断有电商加入到这个平台中来。为使电子商务不断发展壮大,富平县以培训孵化为抓手,积极培育市场主体,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线上线下协同发展。采取培训主体多元、培训方式多样、培训对象多层次等有效措施,组织开展了大学毕业生、返乡创业青年、贫困群众创业培训20多场次,村级电子综合服务站应用推广培训30多场次,受训人数累计达5000余人次。
富平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老农乐电商创业园,通过产品资源整合、名优品牌创建、新兴媒体导流、物流平台搭建等多种措施为广大返乡青年创业兴业提供一站式服务,今年以来全县新增网店120余户、微店800余户。同时,进一步推动电子商务应用在商贸流通、现代农业、乡村旅游等方面深度融合,红星乳业、陕富面业、多旗食品、成图农业、御品人间等30余户乳品生产、食品加工企业和农业专业合作社成功转型,2015年全县线上网销柿饼达2500余吨,苹果等其它杂果300吨,奶粉600吨,琼锅糖300余吨,电子商务在农产品流通方式创新、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和扶贫开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该县按照“做大线上、做强线下、上下协同、线下优先”的农产品电商发展思路,鼓励引导各类电子商务营销及综合服务市场主体,广泛开展线上产品资源整合和各类网络营销活动,突出抓好特色农产品品牌营销工作。目前全县已建成无公害瓜菜生产基地15个,认定无公害农产品25个、绿色产品2个、有机食品3个,“富平尖柿”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产品,建立了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36家食用农产品生产主体的100余种农产品纳入了追溯平台管理。
做特色、提品质,凸显单品突破 “富平作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最大的亮点就是单品突破,使柿饼销往全国走向世界,实现了产业增效,柿农增收。”渭南市商务局副局长李增良在富平调研时肯定地说。
电子商务协会会长党晨飞向记者算了一笔账,前两年柿饼收购价在8块到10块钱,通过网上销售以来柿饼价格逐年上涨,去年每斤收购价格在16元,柿农的收入也增长70%。
“去年线上销售近4成,今年,柿饼还未上架,线上预售3成。”富平县商务局副局长赵引宏向记者介绍,富平柿饼每年出口5000吨,其中线上出口交易达1500吨,远销韩国、日本、新加坡、俄罗斯等国家。特别是近两年,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柿饼线上交易额逐年增大,销售价格显著提高。
在“柿子红了”电子商务公司柿饼加工棚里,正在组织大家挂柿饼的姚远告诉记者,他以前贩卖柿饼,2014年开始在家里加工,今年又包了400棵树,在太白村租了11个加工棚,预计能加工柿饼13吨。谈及柿饼前景,姚远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我的柿饼70%走微电商,全国各地都有合作伙伴,有的微电商一天的销量就是1吨。
在近日富平县柿子文化节暨微电商高峰论坛会上,来自全国知名柿子专家、学者和45家微电商代表就互联网+富平柿子进行了交流,“柿子红了”专业合作社与东方传媒签订微电商运营协议。富平骐进生态农业科技开发公司、富平县柿子红了电子商务公司等通过微电商已预定曹村柿饼20万单,富平县华丽柿子专业合作社网上已预定近百吨……随着世界五百强企业——永辉集团永辉柿饼加工项目的落户建设,更是让富平柿子产业如虎添翼。富平将建成世界最大的现代化柿子产业加工厂,实现年产柿饼3000吨的目标,并开发柿子精深加工产品,联合农户共建千亩标准化柿子种植示范园,打造全国特色现代化农业示范区,使富平柿饼产业成为全国电商销售的集散地。
“在互联网销售的带动下,近两年群众栽植柿子树的热情高涨,目前全县面积已达11万亩,产值达1.8亿元,去年年前半个月柿饼已销售一空,且每斤柿饼价格柿农增收3到5元。”富平县林业局副局长赵宏伟说。
在打亮柿饼品牌的同时,富平琼锅糖、富平粉条、九眼莲等农特产也插上互联网的翅膀,飞往全国各地,加速推进着富平农业经济发展。
赵引宏 段二卫 惠团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