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返回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通信
第04版:农业
第05版:专刊
第06版:法制
第07版:财经
第08版:看天下
标题导航
陕西将组织开展第三次农业普查
国庆节后陕西苹果价格下滑
农业部推介 2016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农业科技释放效益之花
水果挖掉烂的部分还能吃吗?
中国食用菌产业,路在何方?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陕宁联手服务农业现代化
农业科技释放效益之花
10月22日,“寻找丝路上的陕西元素”采访团走进本次主题采访的最后一个采访点宁夏银川,听陕籍科研工作者的蝶变故事,了解陕宁在农业现代化和农业科技方面的合作。
16年创新蝶变路陕籍科研工作者转型企业家
“技术研发不与生产结合就没有生命力,科学技术不与产业结合难做大文章!”这是森淼科技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沈效东的至理名言。
沈效东,陕西定边人,宁夏林业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宁夏森淼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研究员,享受国务院特贴,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硕士生导师。因上大学考进宁夏农学院而与宁夏结缘。1984年开始进入宁夏农林科学院枸杞所工作,时至今日他一直奋斗在农业科技和农业现代化的道路上。
森淼科技集团被誉为“宁夏科研院所体制改革、科技创新的典范”,是宁夏第一家获批的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其前身是宁夏林业研究所。上世纪末,国家科技部推进一线科研院所改革,提议小省区宁夏率先在全国做一个试点。2000年6月30日,宁夏林业研究所责任有限公司挂牌,宁夏林业研究所正式改制为农业科技企业。
经过数年艰辛开拓,现在,公司已发展成为远近闻名的生态农业高新技术集团,旗下拥有11个子公司,以节水耐旱特色种苗生产销售、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与施工和现代农业高新技术示范推广三大主营业务遍及全国,年经营产值由最初的不足400万元增长到1亿元以上。
4300亩沙漠变绿洲科技创新释放新活力
“光靠勤劳勇敢是干不成事情的,必须把勤劳和智慧结合在一起。”沈效东说。
深秋10月,采访团驱车前往地处大西北的森淼生态旅游区,映入眼帘的是一番绿意盎然的植物天堂。
据了解,这眼前湖光山色、生机勃勃之地曾是一片沙漠,被称作“西沙窝”、“芦草洼”。这片占地4300亩的生态景观,就是该公司治沙改善生态的成果。从1984年至今,通过三代林业人的努力,以前的“沙窝”变成了现在的国家3A级景区,也是宁夏省级森林公园和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我们转制成科技企业,可以说是自己砸了自己的铁饭碗。但通过16年的探索,我们认为创新是企业的生存之基、是企业的立命之本。”沈效东说:“我们都是些大学生、知识分子,干活肯定干不过老百姓,必须通过智慧和技术来促进我们企业的发展。”
“节水耐旱园林观赏植物”概念的提出和推广释放了科技企业厚积多年的科技优势。2004年前后,该公司敏锐把握城市园林建设这一商机,创造性地提出“节水耐旱园林观赏植物”概念,并一举成为全国节水耐旱园林观赏植物研究、开发和推广的先行者。金叶莸、醉鱼木和黄花矶松等20多个节水耐旱园林观赏植物相继在我国北方100多个大中城市示范推广,将研究成果迅速转化为了现实生产力。
随着经济效益提高,公司投入更多的精力、财力用于技术研发。国家种苗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西北特色经济林栽培利用中心、西北特色种苗重点实验室、国家枸杞工程中心等众多国家级实验室在这里建立,更多科技创新之花正在这里不断绽放。
冻干枸杞成就新优势服务农业现代化
宁夏枸杞的产销历史十分悠久,但产业研发水平落后,85%的市场主体出售的依然是原料。近年来面对临近省份的竞争态势,如何打造宁夏枸杞新优势成为从业者的新挑战。
森淼科技集团利用航空技术研发的冻干枸杞,营养几乎零损失,大幅度提高了枸杞的营养价值。通过研发运用这项技术,该公司实现了枸杞产品从初加工向精深加工延伸,同样的原材料可增加30%到50%的附加值,实现宁夏枸杞产业升级的一项颠覆性创新,冻干枸杞目前市场销售状况良好。
事实上,陕西杨凌为枸杞的试种和育苗也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这些苗木很多都是我们在杨凌培育后运过来的,枸杞品种也都是先在杨凌进行试种和育苗。”该公司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该公司已经在杨凌成立了分公司,还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进行合作,招收实习生,发挥高校的基础研究和技术指导作用。
此外,枸杞新品种“宁杞9号”,是一种“药食同源”功能型特色资源新品种,深受广大消费者喜食,而陕西关中地区是枸杞芽菜的适生区。今年10月10日,乾县与宁夏森淼集团签订投资7.5亿元的万亩天精菜产业园项目,规划面积10000亩。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沈效东与他的企业正在与格鲁吉亚就葡萄相关产业进行合作,同时也与沙特和约旦等国家正在洽谈相关项目。而陕西杨凌作为国家级农业科技示范区,在诸多方面都有着先发优势,陕西与宁夏在现代农业和优势特色产业间的合作,必将更好地推动两地经济与社会发展,必将更好地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农业合作。
郝云菲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网易微博
0
版权所有:西北信息报社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陕ICP备05010893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6100004000028
地址:西安市新城·省政府大楼7层15号 电话:029-87292915 电子邮箱:xbxxb@xbxxb.com